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皮蛋爸爸说教育


孔融的下场并不好。


《三国志》没有为孔融立传,《后汉书》里有“孔融传”。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年饥兵兴”为理由发出禁酒令。酒是粮食酿造,收成不好缺粮,而且战争频繁,因此而发禁酒令。孔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看看孔融怎么说的:曹操以为饮酒亡国误事,孔融有一百个例子等着曹操。“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斛,无以堪上圣。”尧饮酒而天下太平,孔子饮酒而成为圣人,这些话都还比较常规。“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这是拿高帝刘邦压曹操,高祖都饮酒,曹操你居然敢禁酒?“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这句简直就是直揭东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祖上秘事了。刘秀祖上是汉景帝第九子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母唐姬是汉景帝庞妃程姬的侍女。程姬月事,因此灌醉了汉景帝而以唐姬代替自己承幸,因此生下刘发。孔融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景帝饮酒幸唐姬生下刘发,哪儿来的刘秀?怎么会有东汉光武中兴?感觉孔融说到这儿已经有点扯了。

后面还有,就不只是说酒的事了。“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徐偃王,西周徐国国君。穆王闻其仁义而杀之。没听说后来就不许再仁义。战国时燕王哙让位给相国之子,而导致燕国内乱,没听说后来就不许人再谦让。鲁国因腐儒不懂治国之策而受损,也没听说就不许人再学儒家经典。最后一句最让人咋舌:夏商都因为妇人而亡国,但也没听说因为这个后来就不许人再结婚的。说实话,完全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真是应了他祖宗说的话,“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灵牙利齿地呈口舌之快,最后招致曹操厌恶而被杀。


沅汰


孔融让梨是一则比较出名的故事。通常,老师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让学生知道孔融身上谦让的美德,但老师一般也只会讲孔融小时候让梨的故事,说“融四岁,能让梨”。

而在讲孔融让梨时,大部分老师都只是就事论事,一般都不会讲孔融的结局。毕竟,如果老师讲了孔融最后的结局,那么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能就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

孔融让梨的故事这里就不细说了,大体就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吃梨,而孔融总是挑最小的梨,当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孔融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所以拿最小的梨(“小儿,法当取小者”)。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位自小就懂得谦让的人,最后却被曹操以不孝之名杀了。

曹操杀孔融的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两人政见不合,而曹操除掉孔融的借口,却是因为孔融口无遮拦说了一番“怪话”。

曹操和孔融的政治对立

说起来,在一开始,曹操和孔融的关系还是蛮不错的,原因也很简单,孔融自始至终都是汉室王权的坚定维护者,而曹操一开始打出的也是匡扶汉室的旗号,这共同的政治立场,让两人在一开始有不错的关系。

但没过多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孔融看到了曹操的野心,两人的政治关系自此分道扬镳。而为了汉室,孔融经常和曹操作对,有几件事让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

第一,“请准古王畿制”。

为了扩大势力,曹操谋求像以前一样封国建制,可孔融偏偏上书,对汉献帝说,应该遵照古时候的京师体制,颍川、南阳、陈留和上党等郡不能封给诸侯。而上述几个地方正是曹操想要的地方,所以曹操想完成自己的伟业,就不得不干掉孔融这块绊脚石。

第二,“崇国防疏”。

刘表藐视朝廷权威,不仅不及时纳贡,而且还有几次僭越行为,所以曹操等一干大臣就提议讨伐刘表,可这个时候,孔融又站了出来,说刘表虽然罪大恶极,但为了国家的安全,我们不能去干削弱国力的事情。

曹操本想削弱刘表的力量,但孔融却在为刘表开脱,想保留汉室宗亲的力量,以便日后利用这些诸侯势力牵制曹操,老奸巨猾的曹操自然也看到这点,对孔融也愈发不喜。

第三,公然藐视曹操颁布的法令。

曹操曾以“酒可亡国”为由颁布禁酒令。

老实说,禁酒令在当时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粮食。

但孔融却再次和曹操唱反调,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说了许多古之圣贤因酒而建功立业的故事,比如,如果尧不喝千钟酒,就不会建立太平之世,如果孔子不喝百飘酒,也就成不了大圣人。

孔融不仅公然唱反调,还以实际行动藐视曹操的禁酒令,经常和好友饮酒作乐。

孔融的这些行为,都让曹操起了杀心。

因一番“怪论”而丢失性命

孔融曾当众说了一番“怪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说,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孩子不过是他情欲的产物;母亲对孩子又有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是一件器物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和瓶子还有什么关系?

不说在重视孝道的东汉,即便是现在,孔融的这番话也属于大逆不道。而孔融的这番“怪论”也成为曹操杀他的借口之一。

最后,曹操以欲图不轨、不遵超仪、违反天道和败伦乱礼等罪名将孔融处死,而且还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金兔历史


“孔融让梨”让出来了中华美德,但是长大后的孔融却与我们所熟知的,背道而驰。

孔融作为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年少时才能显露,受到当时很多名士赞扬,长大后也不负众望升任虎贲中郎将,在北海做国相。

但是,孔融却在几件事上让人大跌眼眶。

一、自持才高,自傲。

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因为当时北方袁绍与曹操势力最大,但是孔融怒而将其杀害。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一直平平常常,也不听人劝解。

二、自认有能力,不作为。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打北海,双方的战斗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当时守城的士兵仅剩数百人,而且当时的流矢和弓箭像雨一样射来,并且已经在城内短兵相接了。但是孔融却仍然读书,谈笑自若,假装镇定。后来在一个夜晚城池丢了,这时的他才逃奔山东,以至于妻儿都被袁谭所掳,如果早点进行有效的突围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三、嘴无遮拦,惹来杀身之祸。

孔融曾经笑话过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一事,曹操并没有责怪。但是他却更肆无忌惮了,在曹操北讨乌恒的时候,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在之后更是屡屡说话偏激,最终惹怒曹操,落得全家被杀。

所以“孔融让梨”是好事,但是长大后的孔融经常自持有才,做事和处事的方式和方法自己都斟酌不好,怎么能做好榜样。


历史文武君


知道曹操为什么会被民间黑化吗?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杀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声讨。当年秦始皇杀个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两千多年,曹操杀的儒家孔氏子孙,那还不被儒生们骂惨?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孔融无疑是超级大明星!

“孔融让梨”大家应该都了解,讲的是为小辈者当有的“尊老爱幼”之德,在当时也是火得不行。

至于老师为何不讲后面的,第一是没那个必要,第二是这种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名人镀金”,往往那些历史名人,总有些不得了的东西,但其一生,并不是太如意。

比如说历史上“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其名声都不咋地。

至于孔融,虽然比他们好点,但身处三国乱世,最终结局也是悲惨!

孔融并不是一个善于另辟蹊径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个知书达理重视伦理道德的彬彬儒生。这也就决定了孔融的一生并不是像天才那样挥斥方遒,而是以坚贞忠诚为自己的丰碑。

话说孔融与儒家那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孔融是儒家祖师爷孔夫子的后裔,为孔子二十世孙。

孔子二十世孙也。七世祖霸,为元帝师,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异才。

而他自幼也是饱读儒学经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后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面对权臣董卓,他不露阿谀奉承之态,而是以激烈之言辞匡正直言,最终为董卓记恨,被发配到黄巾军甚为猖獗的北海国任国相一职。

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孔融在任上并未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为政有方”,他重视教化,践行仁义,安抚百姓,以致一时间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绍与曹操并立之时,孔融不愿取媚于权臣,直到曹操挟持汉献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职。

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

但孔融仍时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讽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辞抗辩,使曹操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为汉室正统而频频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献策之中也是恪守礼数,践行仁义。

孔融虽写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与曹操唱反调,曹操虽爱惜人才,但无奈孔融终不愿折节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最后,曹操处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正如其儿时有让梨之举,孔融以一生践行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无论是长幼尊卑还是天命正统,他始终坚守本心,但最终也使得他在这属于枭雄的乱世中丧了性命。


白话历史君


趣谈答案:最终孔融死了,而且是被曹操所杀。

三字经当中的恐龙

我们一谈到孔融最大的印象是什么?融四岁能让梨对不对?

当时这句话个人背了好久好久,认为孔融一定是一个非常谦虚,对待别人非常有礼貌,而且非常体恤下人,非常能干实事的人。

但是就按照当时的历史文献来看的话,孔融极有可能是个戏精,而且表演过足了。

三四岁的娃娃指望着能够把梨让出去,让梨的同时获得回报,或许这就是他本身的心态,换句话来说极有可能孔融年幼的时候有过谦逊的美德,只不过在年长之后慢慢的忘记了这些谦逊的美德。

孔融的才华

历史上的相关文献记载当中,孔融并没有什么才华,但是他认识两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第1个人叫杨修,第2个人叫祢衡。

我们现在说那个叫祢衡的人,祢衡的这个人非常的优秀,也非常有才华,但是持才傲物。

某一日曹操问谁能够代表他去和刘表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合作一下,到最后把自己的土地让给他,然后很多臣子说刘表喜欢附庸风雅,我们可以让孔融去。

到孔融听到这句话之后直接表示反对,并且说我去不行,还是让祢衡去吧。

就这样祢衡去了,只不过在去之前一直住到了曹操的府邸,但是请注意这里面有个小关键,曹操并不是直接把祢衡安排在自己府邸的,而是孔融直接向汉献帝刘协推荐祢衡到曹操的府邸的。

这一下子就触犯了曹操的忌讳,再加上祢衡不知死活,最终让曹操设计给陷害了。

紧随其后的祢衡的朋友杨修也因为太过于机灵,太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被曹操灭掉了。

就这么来回一折腾,天下就只剩下孔融一个人了,而这个时候孔融有多次揣测曹操的心思,并且有事没事就开始骂曹操,曹操一来二去不开心了,于是也把孔融给灭掉了。

只不过因为孔融是孔子的第24代子孙,所以伤害孔融或多或少需要动一番功夫。

现阶段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孔融并没有咱们想象的那样不堪,极有可能曹操修改了实际资料。但无论如何孔融终究是死了,而且他的死和曹操解不开联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孔融让梨是我们经常读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谦逊礼让。但是似乎这个小小神童孔融长大后的故事我们就不知道了。后面我读了《三国演义》,才发现里面另有一个孔融,两个孔融实为一个人。那么这位神童成人之后究竟怎么样了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为孔子的第十九代孙,孔融让梨的故事被记载在了《世说新语》之中。说实话,《世说新语》一书里面多是一些段子性的记载,因此可信度并不太高,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很难分辨其真假。

但是另一则故事的记载,则给我一个感觉是孔融是个牙尖嘴利、不肯吃亏的人,并没有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谦逊大度。这则故事是这样说的:

孔融初到京城的时候便获得大名,整个京城都在夸赞这位小小神童。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

从这则故事看,虽然陈韪说话比较刻薄,但是毕竟陈韪身为长辈,孔融身为晚辈,身为一介晚辈的孔融却在长辈面前逞口舌之快。诚哉,孔融之举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是没有错误,但是这样牙尖嘴利、处处逞强的孔融,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谦谦君子不太相符。结合孔融后面的悲剧来看,我认为这个牙尖嘴利、不肯吃亏的形象更像是孔融本人,反而那个《世说新语》中的谦谦君子显得有些虚假。

二、成年后的孔融

成年后的孔融,是一副完完全全的我们所理解的儒家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迂腐的儒家弟子。

在《三国演义》中,诸侯伐董的时候孔融为北海相。确实,孔融确实做过北海相。在做北海相的时候,孔融是一副完完全全儒家治国的样子。讲求仁义,讲求礼仪,重视教化,北海的人民在孔融的治理下过着比较不错的生活。因为孔融的好,人们都管他叫“孔北海”。也正因为如此,在管亥的黄巾大军围城的时候,太史慈等人才愿意为了孔融而出生入死。

前面是孔融还不错的地方,后面一事就显现出孔融的迂腐不堪来了。当时天底下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是曹操和袁绍,孔融的手下左承祖就劝孔融投奔其中之一,但是孔融却大骂左承祖,甚至还要杀了他。不得不说,左承祖的意见是非常有可取性的,即便是孔融要兴复汉室,那也至少要保全自己才行吧,但是孔融却拒绝了。

之后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这个也让人很费解了,你明明有机会带着老婆孩子逃走,但是在这种十万火急的时候却在那里读书,最终导致自己老婆孩子被掳走。实在是让人搞不懂孔融的想法。我认为他这种行为,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迂腐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

三、孔融之死

说实在话,对于孔融之死我难以去评判。可以说孔融是一个有气节的人,面对着实力强大、裹挟天子的曹操,孔融没有去依附他,而是不断地去打击曹操(虽然这些打击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仅仅是恶心人);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孔融是个不明形势的人,当时天子身边的亲信那么少,基本上是死一个少一个,你孔融不想着帮助天子分忧反而还频频作死,最终作死了自己,这也可以说此人迂腐了,不懂韬光养晦。

例如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最终曹操杀掉孔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孔融口无遮拦,经常说曹操的坏话;一方面是因为孔融文坛领袖的身份,他说出来的话传播度高而且人们都相信他,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得杀掉孔融。

孔融如果忍耐一下,完全可以为汉室的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终其一生,却因为其牙尖嘴利,爱多说话一事而付出了代价。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天才神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位天才神童人生后半段的经历却很少被提起,谈论他的结局,更是比较悲催。很多人将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但是我认为成年后的孔融并没有那么不堪,相反他心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一心以教化治民,但是处在乱世之中,缺少了变通;

东汉末年天下黄巾起义爆发,四处陷入了动乱,孔融作为一个读书人,并不懂得如何平乱,但是他因为得罪了董卓,被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

孔融是以自己的“德化”来治理民众,但是天下大乱,这种德化根本不起作用,需要的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孔融虽然获得了“孔北海”的称号,但是面对黄巾起义军的进攻,屡战屡败,最后还是刘备出兵相救。

从治理民众的方法和实效性而言,孔融的确不合适,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一心用教化,所以说孔融只是不得法,而并没有失去本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坚持以汉室为中心,不远屈服权臣,不惜得罪权贵;

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的时候,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最后被董卓派到北海,若非刘备相救,就要被杀死了。

袁绍、曹操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的时候,孔融知道此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

最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孔融征召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当时朝廷的大权已经紧紧掌握在曹操手中,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每天做做样子,但是孔融却不这样,他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非常认真的对待。

从孔融的政治立场来看,孔融不依附任何强权,只是归顺中央,只为汉室朝廷说话,即使是得罪朝廷的权臣也不惧怕,这不恰恰是孔融政治操守高尚的体现吗?难道说非要依附曹操以谋求荣华富贵才能算得上识时务。

成年之后的孔融,内心的苦闷无人能解,最终被曹操所杀。

孔融归附汉朝之后,实际上是被曹操管辖,孔融面对自己所忠心的汉朝被曹操这种权臣霸占,内心是无比苦闷,所以所整日借酒消愁,以至于将曹操的禁酒令都置若罔闻,因为他也不理睬曹操。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诡诈,曹操篡汉的野心也渐渐显露,这种情况下孔融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他还给众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不值得孝顺,孩子不过是其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没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器物与瓶子就没关系了。

很多人将孔融的这句话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是却不考虑孔融的本身的人格,孔融终其一生都是以“孝”“义”闻名,他可以说是当时孝义的典范,那么作为典范的孔融,为什么会抨击“孝道”呢?因为他是通过这个在衍射当时的朝局。

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的朝廷作为臣子的曹操何尝将做为君王的汉献帝放在眼里,曹操不尊君臣之礼,就如同做儿子的不孝顺父亲,做子女的不孝顺母亲。所以孔融说“父母不值得孝顺”实际上是讽刺曹操这个做臣子的不忠诚,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将孔融株连全家。

纵观孔融的成年生活,他是一个坚守心中正义,一心忠于汉室的人,从他的角度看,他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而他所欠缺的是治理天下的实际能力,并非是一个不堪的人。


帝国烽火


以前看过一个清华人文教授的视频,里面大谈他对礼的理解,并且提到了一个当红节目主持人——鲁豫。他说鲁豫这个人很没有礼貌,嘉宾走上台的时候,她总是坐着不动,等着别人和她来握手,然后就是节目中翘个二郎腿,很没有教养。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那教授说话我心里就来气,真想啐他一口,社会上这种人就跟苍蝇一样,嗡嗡嗡的叫来叫去,真想一拍子拍死他!老先生一生的功业就是看谁怎么不顺眼,谁怎么讨厌,谁没有向自己看齐!这种人要是早生个一百年,一定是妇女缠足的第一鼓吹者!

当一个民族的第一流的大学文科教授,在这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熏陶下不是关注这个民族当前最迫切的问题,而是看不惯这个行为,想要塑造那个人观念,我看这帮人就离死不远了,也该死了!因为这个民族的领路人不是悲天悯人与心理健康,而是过度自恋,喜欢束缚别人的手脚,用自己的庸俗与傻逼。自认为自己忧患意识强烈,是社会和谐的维护者,其实自己内心阴暗狭隘,整天无事忙,是社会进步与光明的绊脚石。明清的时候鼓吹闭关锁国,自认为自己高贵知礼,蛮夷顽固不化,有污民风。改革开放的时候又跟吊丧似的说是社会要被腐化了,我们被腐化了吗?我们没有,但我们靠的绝对不是你们的礼义廉耻,我们靠的是常识与内心自然的理性。这帮人自诩为孔门之后,以圣徒自居,自诩名门正派,其实不过是一些没有活力的死鱼罢了!盗取圣人之名,杞人忧天,压制进步,攻击异己,自我中心,狭隘愚蠢,实在是人们自由幸福生活的第一宿敌!

我估计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自以为是地去揣度别人,结果把自己弄个大脸红。人们99%的行为是不需要矫正的,因为它们既无害又自然,可能还有趣又文艺,换句话说,有益无害。而我们99%的行为都是被社会矫正过的,因为违背我们本真的想法,所以我们做的娇柔又造作,所以我们都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以为是的道理高尚者,同时又是自认为是者的受害怕,总是被别人指指点点,又不能控制自己地去指指点点别人,这是人内心疲惫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渴望如童年一样善良而纯真,可是我们又觉得那样诗意的生活永远都不存在了,耳濡目染,一个社会人总是很累,也应该很累!

古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并不是天下无事,而是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无聊的事情之中,使我们的生活乏味又繁琐,而那些真正重要的,真正壮美的事情却鲜有人问津,把本来自然而诗意的生活搞得乌烟瘴气的。人类的一切行为,说到底都是为下一次灾难做准备,或者说让诗意的生活不要被意外的因素打断。可是常常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搞得自己总是临事手忙脚乱,进退失据。一个人应该平时就不断提升自己,抓大放小,不要跟个老娘们似的,好嚼人舌根子,既无聊又无趣,惹得人见人烦,还自认为自己是一股正义的力量!结果事一来,自己就悲剧了!

孔融让梨,让出了虚伪,让出了矫情,我觉得太大,我吃不完才换一个小的。我能吃完我还非换个小的,我有病?提倡自己饿着肚子而去满足别人的口欲,我不知道这个民族提倡的是什么价值观?





骑驴去高考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 。意思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我们受这种思想耳儒目染!

历史上的孔融不仅是孝子,更是义士。

孔融为人刚直,才华横溢,对古人的治国方略、教化方针都相当熟悉,与人辩论援引古今,达到“玩而诵”的程度,也因此深得曹操佩服。但是孔融却非常看不上曹操,觉得他奸雄诡诈,所以常常与之针锋相对,讽刺挖苦,久而久之,终于祸从口出

孔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孔融曾经说过“父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恩情。父亲生孩子只不过是情欲的结果”而这句话就被定为了不孝。

孔融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文学史上的“建安七子”就有孔融。有趣的是,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的,正是孔融讽刺过的曹丕。曹丕对孔融的评价是“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不能持论,理不胜辞。”应该算是十分中肯的评价。孝子孔融,长大后便成了义士孔融、名士孔融。在这其间我们看到了道德生命的成长、成熟和传承,看到了活泼泼的生命力的自然流淌。

孔融虽然善始但没善终,所以后传介绍少!






好言老爸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孔融后传,讲一讲孔融长大以后的事情。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时代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可也是人才辈出,鱼龙混杂。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出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孔融,对就是孔融。那个曾经出现在我们课本里那个从小就懂礼貌的孔融,他出现在课本中是因为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其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自明。让我们从小懂礼貌,尊敬长者。

今天我们就说说孔融,他小时候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那他长大了以后的怎么样了。孔融身为孔子后裔,自然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在三国时期一度被人们奉为名仕。社会地位极高。所以他的言论往往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按照现在的说法大致可以称得上名嘴。但是孔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为人狂傲,放荡不羁,自以为是,在他那个年代没有谁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对任何人都是不屑一顾,哪怕是对乱世枭雄曹操也是言语冒犯,故意顶撞,还时不时找茬奚落曹操。这就让曹操有了杀心。

他经常做出一些蔑视礼教、离经叛道的事。他内心对大汉王朝非常忠诚,对曹操的专横跋扈非常反感。曹操攻下邺城,曹丕将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做了自己的老婆。孔融知道这件事后,专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肯定将妲己抢来赐给了自己的儿子周公。曹操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孔融说的是一个什么典故,询问孔融。孔融轻松地回答说:“拿今天的事情看来,当初也应该是这样的!”把曹操气得半死。那时粮食供应紧张,为了节省粮食,曹操下了禁酒令,不让喝酒。孔融最爱喝酒,便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谈酒的好处,公然与曹操顶牛,曹操对孔融更加气愤。

孔融有天下重名,曹操害怕孔融的言论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便决定置孔融于死地。他暗中指使路粹上书弹劾孔融,说孔融“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于是孔融被杀害,时年五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