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这本书我反复看了八遍,并且还加了注释丨新年书单


新年书单那么多,到底哪些才真正对你有用?工作那么忙,如何有效度过空闲时间?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成长,新年伊始,高山大学校董导师们亲自为我们送来了了解宇宙、追寻科学、探索自我的新年必读书籍

手边有书,心中有梦。新的一年,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2019年你读过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者是2020年想要阅读的书。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这是一本小小的、精彩的科普读物,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高山大学校董、教务长,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夏志宏为我们推荐了这本书。

随着大爆炸理论逐渐被大众和科学界所接受,人们普遍认为,整个宇宙起源于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但宇宙又将如何结束呢?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走向哪里,会幸免于难永远存在还是会开启新的家园副本?

思考宇宙的命运,未免有点杞人忧天,但总有一些严肃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那就是: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永恒? 作者保尔·戴维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华盛顿时报》称他为“大西洋两岸最好的科普作家”

这本书中,戴维斯根据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宇宙与人类的未来问题进行了生动简洁、饶有趣味地描述。

也许在经过漫长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后,宇宙坍塌或热寂,但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的传承与探索精神,我们的后裔想尽各种办法带着我们的遗传信息在时空中穿梭,寻找适居的家园。也许,最终的演变也是最初的起源。

《社会生物学》

高山大学校董、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教授为我们推荐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曾引起巨大社会争议的书,高度综合了众多学科,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是社会生物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是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博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社会生物学创始人,进化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两度获得普利策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社会生物学在其创立之后的40余年里,不仅给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革命,也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不小的波澜。然而开创新学科并非易事,《社会生物学》一书好评如潮,也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这争议主要来源于书中内容的高度冲击性和作者另辟蹊径的思考。“把道德从哲学家和神学家手里夺回来,让它变成一个生物学议题。”

著名演化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从达尔文以来,还没有一个人对生态学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先天还是后天,到底什么决定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争议,回首再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多的感触。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高山大学创始校董、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曾在高山大学课堂上为我们推荐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在计算机科学界人人熟知的,杰出的科普名著。

作者对于人工智能的阐述和分析观点并不是特别出奇,但这本书真正精彩的地方在于触类旁通,作者整合了音乐、艺术和计算机三个领域中的共同理念,用轻松、幽默、流畅的笔触,隐藏着大量的潜台词,前后照应、互相联系。 你以为看到的会是数理逻辑、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艰深理论,但实际上,你看到的却是埃舍尔那些构思奇特的名画以及巴赫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谱。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三者的成果即为数理逻辑、画作、音乐上的三个怪圈。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一面作为数理逻辑的内容存在,一面作为评价数理逻辑的存在;艾舍尔的阶梯,一面无限上升,另一面无尽下降;巴赫的音符在重复中,一面唱出主题,一面扮演和声。表现形式不一,但其内在实质是一样的。

有人把它称之为“天书”,是因为“看不明白”;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天书”,是因为看完之后很明白,整个人通透了。

本书的中文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家和哲学家,并且原著作者侯世达也直接参与其中,整个翻译过程严谨通达,很多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都尽可能生动形象地转化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所以许多人在阅读时甚至都不知道原文是英文版本。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高山大学导师陈天桥说:“这是在我人生中,对我有真正影响的一本书。我反复看了八遍,并且还加了注释。”

很多人对佛学只有一个简单大概的理解,提到佛学就只有寺庙、出家人、梵音、佛珠这样的印象,甚至很多人对佛教理解还有误区,认为佛学就是消除自我,无欲无求。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佛学的智慧,也许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是当今公认的最具创造力的年青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他以轻快简单、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佛教的基本义理做了全面的阐释,回顾自身,探索本心。很多人说,看完之后提升了自己对生命的信心。

曾鸣也曾感叹道:“看了这本书以后突然间发现,有些非常简单明了的事情,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想不清楚,想不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