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专家:CT可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传染

2月5日晚,湖北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类集中收治情况做介绍。

针对现在有网友提问,“有专家呼吁,尽快用CT检测代替核酸检测,加快诊治,该建议是否可取?”

武汉市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程真顺回应称,CT诊断和最终的确诊符合率极高,但我们发现临床上存在假阴性,核酸检测的检验量很大,存在检测周期较长的问题。CT几分钟就能进行诊断,较为直观。CT可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将加快我们诊治的速度。通过CT发现将患者隔离,可以积极早期治疗,减少传染,CT可以作为我们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延伸阅读

张笑春回应“CT替代核酸检测”:非常时期宁错勿漏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发布的“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冠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我前几天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观点,是根据科学依据及临床经验所得。” 2月5日下午,张笑春就自己日前的言论,首次进行公开说明。

“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CT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张笑春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不久,检测和诊疗还需要一定认识的过程,加上核酸试剂盒的研发时间较短,现有采样人员紧缺,核酸试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短期内对大量密切接触、家庭留观及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检测排查存在一定困难。

“CT检查方便、快捷、直观,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虽然CT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但在新冠病毒肺炎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减少交叉感染。”张笑春提醒,CT阳性和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也要被纳入隔离治疗的范畴,非常时期“宁错勿漏”,即使是其他病原体肺炎、也会因为及时治疗而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使得尽可能多的人不被感染、以及感染的无症状患者能及时被发现和及早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海波教授表示,CT既是专业手段,也是循证工具;既是诊断者、也是评价者。因此CT作为快速诊断有特有的优势。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CT筛选或将成为诊断新冠肺炎的首选方法。

据了解,北京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伍建林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欧陕兴教授等多位业内专家,近日通过电话、微信或自媒体平台等方式联系张笑春教授,对她的观点表示认同和支持。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