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无数可爱的人从未放下希望

地点: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


2月2日 微雨

今天凌晨当班,9床的患者突然平静地跟我说,“能帮我给我家人打个电话吗,告诉他们我不想继续治疗了。”听到他说不想继续治疗了,能不能选择放弃,我有些心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在ICU的重症患者中,他的病情相对稳定,坚持治疗一定能有好转。在此之前他告诉过我,他患过抑郁症,一度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在病房里,他总是时不时往后看,看放在床后的心电监护仪,我知道他还是在乎自己的生命的。

“吃二十片安眠药是不是可以结束生命。我知道你们也很辛苦,这是我自己想放弃,不用你们负责任的,我会和家人说清楚。”他把自己最后的退路都想好了,但他才刚过四十岁,事业有成的年纪。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几年里,直言想要放弃生命的患者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难忍创伤带来的痛苦,有的是不能承受经济上的压力,有的是觉得康复无望,不想继续受苦。根据我们的经验,无论因为什么,患者渴望痊愈的愿望是不变的,无一例外,只要有缘由,就能找到开解的办法。

各项仪器运转的声音还在监护室回荡着,同事们穿着防护服不停奔忙。我走到他的床后,把他的心电监护仪朝向他。“你看,你目前各项指标都很好,为什么要放弃自己,你的妻儿、你的父母都在等你回去,你又为什么要先放弃自己?不要说这样的丧气话,我们医院500多职工连家都不回了,守在医院、守着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痊愈,我们拯救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你放弃了,留下你的家人怎么办呢?”我望着他看向我的眼睛,“对我来说,你能痊愈就是我在这里工作的意义,你能走出病房于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他没有再纠缠轻生的念头,只是继续沉默。远处忙碌的同事呼唤我前去帮忙,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宽慰他,匆忙紧紧地握了握他垂在床边的手。

厚厚的双层外科手套有些冰冷,我不知道手心的温度能不能传递给他,只是想让他知道,全国一线奋战的工作者把希望全都放在他们身上,我们还在努力啊,你们也要加油,别让我们失望啊。


2月3日 晴天

9号床的病人,没有再提出想要轻声的念头。只要我们同事们一有空,就会走到他床边,跟他说几句话,让他积极面对。

钱克俭主任早上查房的时候说,9号床的病人没什么问题的话,明天就可以转到普通隔离病房了。

虽然隔着有些雾气朦胧的护目镜,但我能看到,9床的病人露出了微笑,他没有放弃自己。我们想对每一位患者说,“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你们医治好”。

明天就是立春了,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希望,9床的病人能够早日痊愈,回到爱他的家人们身边。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等武汉好起来,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去武大看樱花,去江汉路坐知音号,去东湖坐缆车,去司门口走长江大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引来好多网游的揶揄和讥讽,我回复说:没关系啊,别人不去我陪你去,等疫情过去,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安全撤下来,我们一起去看樱花,中国万岁!

无数可爱的人从未放下希望。

不要灰心啊,大家一起加油。


整 理:党委宣传部 朱怡芯

编 辑:朱怡芯

审 核:叶 萌

终 审:李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