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學的新"武器":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


李建忠,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研究部二室

外泌體是指包含了複雜 RNA 和蛋白質的小膜泡(30-150 nm),現今,其特指直徑在40-100 nm的盤狀囊泡。1983年,外泌體首次於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1987年Johnstone將其命名為"exosome"。

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其主要來源於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後釋放到胞外基質中。外泌體目前被視為特異性分泌的膜泡,參與細胞間通訊,對外泌體的研究興趣日益增長,無論是研究其功能還是瞭解如何將其用於微創診斷的開發。

近年來,隨著間充質幹細胞在抗衰老、再生醫學以及多項重大疾病的臨床領域的多項潛能得到證實,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也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點,並被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和各種疾病的治療研究之中。在臍帶來源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MSC-EXO)的研究報道中,MSCs的所有優點均保留了下來,包括從臍帶MSCs分泌的低免疫原性治療因子、強大的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作用。作為再生醫學的新"武器",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有可能在以下三個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1. 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有助於創傷癒合

國際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成果,科學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Exosome)作為細胞分泌的關鍵一環,可以通過大部分毛細血管而到達遠處損傷部位,並且可以與現有已知活性藥物進行組合,增強療效,促進癒合。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應用,為皮膚創傷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2. 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可促進器官再生

2019年4月,《frontiersin》期刊上發佈了匈牙利佩奇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使用外泌體細胞分泌物來再生體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胸腺。該項研究表明,從轉基因胸腺上皮細胞中收集的外泌體能夠抵抗暴露於其中的其他胸腺上皮細胞的基因表達變化,從而保持胸腺細胞的特性並防止這些細胞轉變為間充質或脂肪細胞,從而導致胸腺退化和T細胞生成的損失。

3. 間充質幹細胞之外泌體能用於疾病臨床干預

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在多項疾病的臨床干預中有著巨大的潛能,其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樞神經損傷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多項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的臨床干預效果。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中的miRNA,可以調控基因表達,其比例比細胞更高,例如miR-155、let-7f、miR-199a、miR-221、miR-125b-5p和miR-22等等,參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起到對多項臨床疾病的干預作用。

(信息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