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防控,近兩天持續傳來令人心安的消息。
張院長提出“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也稍稍緩解了大家的焦慮。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寶爸媽開始在家辦公。
然而,孩子成為了居家辦公的最大障礙。
比線上會議更可怕的是,開麥後孩子在哭!
另外,一邊回覆工作群的消息,一邊還要哄娃睡覺,這感覺也是“酸爽”!
科大大最近蒐集了不少家長髮來的“控訴”。關於哄娃睡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但在其中發現,哄睡難不只是寶寶的鍋。
部分家長的錯誤方法,反倒是加大了哄睡難度!
今天科大大就一併列舉出這些誤區,中槍的寶爸寶媽請自行對號入座!
1
寶寶不睡沒關係,困了就睡了
做爸媽的都知道,睡眠是影響寶寶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長激素在深睡眠時分泌最旺盛。21:00-1:00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間段。
為了把握生長激素分泌黃金期,建議孩子晚上8:30前上床準備入睡。
2
午睡,逼一逼總會睡的
幼兒園老師常“告狀”:孩子不午睡;一到睡覺時間比誰都精神......
為此,家長也是操碎了心。
實際上,每個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存在個體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孩子夜間睡眠就已經足夠,確實不需要白天補充。
如果孩子“被強行午睡”,還可能養成啃指甲、摸私處等不良行為。
科大大建議,是否需要午睡,還是要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態。
有的寶寶中午不睡,到了下午4、5點睏乏、沒精神或煩躁不安,說明他們還是需要午睡的。
反之,寶寶即便不午睡,也一天精力充沛,那大可不必強迫了。
另外,午睡時間長或是過晚,也會造成寶寶晚上睡不著,哄睡難度隨之翻倍!
3
娃一睡覺,全家靜音
寶寶睡覺,全家集體調低音量甚至開啟靜音模式。
真的沒必要!寶寶在媽媽子宮裡時,也並不是100%安靜的環境啊!
寶寶一旦出現睡眠信號,或是入睡,不需要切斷所有聲源,只要不出現突然的聲響就可以啦!
4
奶抱搖大法,用上戒不掉
不抱不睡、不奶不睡...
很多身經百戰的老母親,會選擇奶、抱、搖哄睡法作為自己的必殺技。
然而,上了奶、抱、搖的“賊船”,從此一去不復返!
➤習慣奶睡,娃吃兩口就能睡著?
寶媽也省事,看似兩全其美。然而!
寶寶嘴裡殘留的乳汁不能及時清理,很容易滋生細菌,損害寶寶的牙齒。為蛀牙埋下隱患!
同時,也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影響生長髮育。
習慣奶睡的寶寶,是把媽媽的乳頭當成安撫物。
嘗試替換安撫物
可選:媽媽的睡衣。帶有媽媽的味道,會讓寶寶更安心!
勿選:不透氣、有窒息風險、有附著物的。
尤其是1歲以下的寶寶。以免造成誤食或猝死。
➤抱著睡,立竿見影?
媽媽都要累哭了!
抱睡、搖睡不僅讓寶媽身心俱疲 ,對寶寶的脊椎發育也是不利的。
寶寶喜歡抱睡,是因為溫暖、有包裹感的臂彎,讓寶寶有了以前在媽媽子宮裡的感覺。
因此,創建一個和臂彎差不多的環境,同樣可以給寶寶熟悉感。
可以嘗試☟
裹襁褓:用被子或枕頭做成“小窩”。
摟抱式:媽媽和寶寶都躺在床上,媽媽攬住寶寶肩背部,讓寶寶身體貼住媽媽。
➤搖著睡,親測有效?
有危險才是!
寶寶的大腦和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搖晃的幅度和節奏掌握不好,很容易對寶寶的大腦和脖頸造成傷害。
5
避免抱睡=哭了不能抱
為了讓寶寶睡整覺應運而生的“哭聲免疫法”,近年來已經被屢屢痛斥!
因為它忽略了寶寶的心理需求,讓寶寶在最需要陪伴和安全感的時候,承擔了孤獨和恐懼。
“戒除抱睡”和“及時回應寶寶”並不衝突。
正確的睡眠引導,絕不能建立在孩子心理受煎熬的基礎上。
但寶寶有時睡不安穩,確實可以不用急著去抱。這反而會驚醒還處在睡眠狀態的寶寶。
可以嘗試這樣安撫和回應:
6
娃睡眠變差,不尋原因
一向睡眠情況不錯的寶寶突然變“睡渣”,很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的信號!
其實,娃到了兩三歲以後,多數都不再需要哄睡。
親密無間的陪伴時光,往往是日後最珍貴的回憶。
媽媽在,睡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