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七万乡亲我独愧对一人

本报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孙小明

2月11日下午,正在单位召开乡村医生疫情防控工作会的郸城县汲水乡卫生院副院长张彬,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你父亲快不行了,再不回来,怕是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张彬请了假,脱去工作衣,急匆匆赶往县中医院。病床上的父亲已处于弥留之际,无论他说什么,父亲也无法看他一眼了。当天深夜,74岁的父亲溘然长逝,没有留给张彬只言片语。

张彬的父亲确诊为肺癌已有四五年,期间全靠兄妹四人悉心照料。正月初二父亲病重,那时抗疫工作千头万绪,张彬无法回家;正月十二父亲住院,那时抗疫正酣,张彬还是无法回家。他一直认为父亲一定能挺到疫情退去、春暖花开,一定会给他床前尽孝的机会,可是现在,他注定要遗憾终生了。

年前腊月二十六,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次日,集团内县乡村三级网络层层布控,从那时起直到父亲病危,张彬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

疫情来得突然,乡卫生院人手少,张彬有着20多年疾控卫生工作经验,预防控制、疫情流调、消毒灭菌、防控培训这些工作他责无旁贷。

张彬和同事到村民家中测量体温

他要对卫生院全体职工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全乡27个村卫生所、18个个体诊所的医生,他要培训一遍;各个村的消毒灭菌工作他要逐个上门指导;对每一例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他要带着工作人员上门流调;各村设置的防控卡点他也要定期督导……半个多月来,张彬真的抽不出时间回家看看父亲。

按照县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全乡七万多人口,要逐家逐户排查,对武汉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汲水乡共排查出武汉返乡人员285人,密切接触者306人,村医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每天的结果汇总到张彬这里再上报。

张彬和同事到村民家中测量体温

1月26日,接押岭行政村村干部汇报,一名湖北返乡人员有发热现象,张彬带着工作人员赶到发热病人家中,连续两次为病人测量了体温,并详细了解病人的近期行程、身体状况、接触人群等,交代病人家属如何隔离观察,病人吃饭、洗漱如何防控,家中如何消毒等。

1月29日,接左集行政村村医上报,一武汉返乡大学生体温37.5度。挂了电话张彬直奔左集。他亲自为病人测量体温,结果显示正常。张彬怕有误差,换一支体温表再次测量,仍然正常。这才发现村民家中的体温表是坏的。张彬送他们一支新的体温表,并向他们讲解防控知识,安排其家人分开居住,分餐吃、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

“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所以非常劳累。”汲水乡卫生院院长时明说:“大家都知道他父亲生病的事,一直劝他请假回去几天,可他硬是不肯,再说,疫情防控工作他最专业,确实离不开他。”

张彬到卡点指导防控工作

2月12日,张彬的父亲在去世的第二天就下葬了。张彬说:“非常时期,丧事简办,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都不准去吊唁,咱们得带头遵守县里的规定。”

其父亲的葬礼只有几个至亲到场帮忙,全部戴上口罩,院内多次消毒,葬礼结束后亲人们都回自己家吃饭。这样冷清的葬礼,让张彬又一次感到愧对父亲。

13日一早,张彬穿上工作衣又走上了抗疫一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戴着口罩,没有人能看出他的悲伤。只有那套洁白的工作衣,代替了他为父亲披的孝衣。

张彬说:“汲水乡七万多乡亲,我唯独愧对父亲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