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时评|爱护,是最好的致敬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为奋战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送上一份坚实的保障。相比于落实待遇、提高津贴,当前为他们配齐防护装备,让他们吃好睡好、身心健康,是对医务人员最直接的关爱与体恤。

疫情暴发至今,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前线。他们有人正在重重防护下救治患者,有人正在社区走访摸排,还有人日夜坚守在实验室加紧科研攻关。他们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也是最需要呵护的一群人。眼下,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阶段,医务人员仍在冲锋陷阵。保护好他们,便是保护战斗力,也是对医务人员最好的致敬方式。

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医务人员在救人过程中被感染的消息不时传出,令人痛心。战时状态下,有些工作开展只能因陋就简。但也要意识到,有效防控疫情,必须讲科学、讲方法。国家和地方已经制定了多项技术性规范,包括患者接诊转运、院感防控规范等。落实这些规范,需要每位医务人员注重每个细节,需要设备、物资、培训的全力支持,更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确保科学防控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医用物资,特别是防护物资的短缺,让所有人为前线人员的安全揪心。一些医务人员因N95口罩、防护服短缺而大声疾呼,还有不少人在消毒后重复使用护目镜。资源紧缺的局面较难在短时间内缓解,但一些地方已经在积极想办法、出对策。“公职人员一般不得佩戴N95口罩”,“一个N95可换5个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是为了让防护物资得到最有效利用。在这方面,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作为。每一个公民,也应当尽一份责任,优先保障最前线的物资需求。

抗击疫情,任务重、压力大,很多一线医务人员常常在隔离病区持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很多人为此穿上了纸尿裤。医务人员积劳成疾、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或因劳累、担忧、焦虑而情绪崩溃,着实令人心疼。我们希望,无论是在患者救治的病房还是在疫情排查的社区,可以更科学地排兵布阵,合理安排人力、调度排班,让一线医务人员多些休息时间。

期待这份“国家保障”能够在各地严格执行,也期待各方及时倾听并回应一线医务人员的诉求,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