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街道“硬核”管理 筑起无物管小区防控“结界”

红山公园社区是玄武区红山街道内面积最大的社区。这里房屋分布错综复杂、通道四通八达、外来人员出入频繁,更有棚户区、平房楼房混合区,人员管控难度大。街道9个无物管小区全部集中在这里,如何做好这些无物管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是街道领导和社区干部的心结。

道路设卡口 “薄弱点”变“样板点”

封闭管理是小区疫情防控最有效的办法,但在红山公园社区做起来却不容易。500米长的红景路两侧分布了各类无物管小区,有的没有大门,夜间无法封闭;有的没有岗亭,夜间无法值守;有的四通八达,人员流动复杂。即使安排人员在每个小区24小时值守,长此以往人力消耗巨大。

为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街道办事处主任徐远帆最终决定对红景路实施“封闭管理”,路南北两侧设路卡。同时,街道调配来2个集装箱分别放置在红景路两侧,党员干部、志愿者以集装箱为堡垒,对出入居民测量体温,对外来人员登记建档,对居民车辆发放通行证,既严格了管控,又节省了人力。

街道工委副书记秦洁挂钩联系红山公园社区,她与社区研究成立红山公园社区无物业小区战“疫”临时党支部。2月11日,在简短又庄严的宣誓仪式后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区机关下派干部轮流排班负责红景路卡口的执勤。

跳出“舒适圈” 查漏补缺扫“盲区”

2月13日,一张《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情况反馈单》送达到分管领导秦洁和社区党委书记宫琛手中。反馈单上称2月12日傍晚红山路170号约有10分钟无人值守,行人进出自由。为此,秦洁在原有人员配备的基础上,同时再加1名志愿者共同值守确保万无一失。此外,还这为3个点位的人员订晚餐,解决他们餐食的后顾之忧。

红山美居临街有3个单元门,“战线太长”保安时常顾此失彼,于是社区副书记吴小燕找来硬质隔离板把临街通道封住,只留一个必经之路,请文旅局下派干部在此值守。每天晚上,街道工委书记唐承武都到每个无物管小区防控点位检查,直到每个点位都“固若金汤”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

防控再升级 “硬核”管理筑“结界”

复工潮即将来临,防控形势日益复杂和严峻。分管领导秦洁和社区宫书记商量“两键”升级无物管小区防控。一是经小区业主同意后,无物管小区一律夜间11:00锁门(特殊情况楼栋长帮忙开门);二是发放小区出入通行证,甄别复工潮带来的新回宁人员和外来人员。

2月15日晚,南京雨雪交集,在红山公园社区无物管小区的机关干部以及城管队员都坚守在各自岗位。正如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承武所说:“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是检验干部的一块‘试金石’,街道、社区的干部在这次‘实战’中得到了锤炼。街道党工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硬核’作风坚守防控一线,坚决打赢守护万家平安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