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中这两句处世金言,道破人性,点破世事,直指人心本质



印度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印度的原始森林之中人们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捕捉猴子,人们用一个固定在地上的盒子放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然后从盒子上面开一个小口,猴子能将手伸进去抓住坚果,但是只要拿上坚果便无法将手拿出,但是猴子就是不愿将手松开,最终遭猎人捕获。

猎人之所以能将猴子捕获正是因为抓住了猴子的这种得到好处不愿放手的心理,很多人会嘲笑猴子的愚蠢,然而当人们再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与猴子一般呢?

之所以人们会被骗以及遭受许多痛苦烦恼有多少不是因为不愿放开那只手造成的呢。

这是猴子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天性,因为当人面对巨大诱惑或是利益之时也会表现出这种贪婪的欲望,使自己陷入圈套。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足常乐,人若能够知足便能规避许多的风险,知足不是让人不去奋斗不去努力而是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还有一句成语叫做“适可而止”,不论做人做事都要把握一个度,否则一定会过犹不及。

素有“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菜根谭》中就有许多推心置腹惠及世人的处世言论,说的便是这知足之道。

书中说“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袖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释义:在笙歌艳舞一片繁华,最为浓烈的时刻,便拂袖离开抽身而去,这种冷静清醒的态度是非常令他人羡慕的。

还有些人,已然是深夜之时还在不知疲倦的忙忙碌碌,这些因贪慕俗世繁华却使自己深陷苦海的人,是非常可悲的。

世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在为美好的生活奋斗,不知疲惫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积攒财富,但何时才是尽头呢?

人在追逐的过程中,收获的越多欲望也随之变得越大,最终只能在自己所制造的桎梏中挣扎沦陷着。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

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认为所谓的美好,是深陷物欲泥潭里追逐欲望的欢愉,而美好应该是神清气爽云淡风轻的悠然自得,美好应该是鸟语花香山水田园间的逍遥自在。

《菜根谭》中说“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陈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释义:对尘世物欲所羁绊,便会觉得此生的可悲。若能不受负累舒展自性,便会让这一生过得非常快乐。

意识到物欲羁绊的悲哀,这世俗的负累便可破除。明了自性舒展的快乐,便如同感受到古时圣贤们的境界。

所以,美好与物欲并没有半点关系,胸无物欲眼自空明。追逐财富只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而真正的美好生活却是内心的明朗与清净。

佛家追求一个“空”字,便是说放下世俗中的一切欲望,空见一切。佛家的“空”便说的是“自性”,追求的是内心中最为纯粹清明的本源。

物欲与人,如同捕捉猴子的陷阱与猴子一样,一旦紧抓不放便无法从中抽身,只有学会放下才能走出桎梏枷锁,也许我们达不到佛家“悟空”的境界,但是我们若是能够将欲望看淡些,那么生活便会美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