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中出現了到底這是傷寒、還是溫病的討論?由於許多疾病的病因是不斷變化的,如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都是變異的,古代醫家也發現了這種特點,他們無法去抓變化不定的病原體,而是立足於人體,將其在疾病中的“所發”與相對應的藥物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方證,這就是古人處理複雜疾病的模式。
正如清代醫家徐靈胎所說:“蓋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知其一定之治,隨其病之千變萬化,而應用不爽”“不論從何經來,從何經去,而見證施治,與仲景之意無不吻合,豈非至便之法乎?”這種處理疾病的模式,就是方證相應。遵循方證相應的原則,我們就能對新冠肺炎等許多疾病的病理狀態進行精準的把握,同時應用對證方藥給予機體最大的援助和支撐,這就是中醫學的優勢與特色所在。
王永炎院士認為,此次疫病為“疫毒溼寒與伏燥相搏結”,壅塞於肺胸,損傷正氣,導致氣機痺阻,升降失常,元氣虛衰。其病機特點為:毒、燥、溼、寒、虛、瘀。王院士強調:伏燥在先,寒或溼寒居後。仝小林院士認為:是感受“寒溼疫毒”而發病,其病機特點為寒、溼。
證據有三,一是考慮這個發病季節是“冬季之寒+武漢之溼”;二是新型冠狀病毒有傷陽的情況出現;三是病位在肺脾。仝院士強調:寒溼疫屬於陰病,是以傷陽為主線的。劉清泉教授認為,屬於“溼毒蘊熱”。其證據有點,一是病人初期有溼熱的表現,如倦怠乏力、食慾不好、胸悶、大便溏,同時咽乾、咽痛及發熱;二是容易突然出現高熱及喘憋氣急的危重情況;三是疾病變化中的主要特點是“溼、熱、毒、瘀”。
國醫大師熊繼柏認為:感受“溫熱濁毒”而發病,並且強調,這是疫病,不是傷寒。熊繼柏強調:溫熱類的疫病基本上是從口鼻(呼吸道)傳入,多見於冬春季節,而溼熱類的疫病多是腸胃道的傳染病,多發於夏秋季節。我的觀點是:這是溼熱疫,兼有冬溫。
另外,此次疫病是傷寒還是溫病,醫家間也有不同意見。執傷寒觀點者認為,用仲景方有效,說明是傷寒;執溫病觀點者認為,用溫病方有效,說明是溫病。其實,我的觀點是,傷寒有廣義和狹義之說,溫病也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的傷寒有五種,即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廣義的溫病不僅指感受溫邪所引起的一類外感急性熱病,也包括感受寒邪所致的傳染病。可以說,此次疫病既是傷寒,也是溫病。其實,在傷寒還是溫病上爭論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此次疫病的認識要不要統一起來?我的觀點是,大可不必。每位中醫人所接觸到的病人的病象不同,其中醫學養不同,更兼地域、地理、氣候等諸多因素,因此說,產生不同的認識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我認為,越是認識不同,越有益於中醫的發展。若只有一種聲音,未免萬馬齊喑,反而害了中醫。
在如何預防新冠肺炎以及如何在疾病恢復期進行調理方面,有些中醫根據《黃帝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而提倡補益方藥,如玉屏風散、生脈散等。對於某些個體可能是適合的,但大規模提倡補益方藥,本人不敢苟同,扶助正氣與應用補益方藥是兩個概念。日本醫家丹波元堅解釋道:“此非邪湊則氣虛之謂,言氣所虛處,邪必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