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斩首前摔了一跤,刽子手:怕死?忠臣:我饿,刽子手:您请坐

明朝后期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指: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军入关,张献忠破关陷城的夹击下)可以说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皇帝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还是城破自缢。所以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即使是这样明朝仍有很多不乏忠义的有志之士,黄道周就是其中一位,大明英烈,其不屈气节,足可壮河山。

明朝灭亡后,黄道周担任南明隆武政权的吏部和兵部尚书,但兵权落到了郑芝龙手里。清朝颁布剃发易服令后,江南百姓向隆武政权求助,黄道周恳求隆武帝出兵。隆武帝问郑芝龙意思(隆武朝的兵权全部掌握在权臣郑芝龙手中),郑芝龙说:“你想打就打,但我的兵不去。”隆武帝只好对黄道周说:“你想起兵,我不拦着,但我可没兵派给你。

黄道周说:“你不给我,那我自己招人。”于是他回老家,召集了门生旧故一千余人,主干是他的亲族、门生,士兵都是些没打过什么仗的泥腿子,马总共八九匹,武器则五花八门,大概是以扁担为主,所以叫“扁担军”。黄道周最终,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出仙霞关,去抗击清军,收复失地的。这支“扁担军”能不能打仗,不用说也知道。

清军俘虏了黄道周,被俘后,投降清廷的汉臣轮番劝他投降,黄道周不为所动、宁死不降,最后黄道周被押往南京,斩首示众,在押运途径西华门时,黄道周却突然从车上摔了下来,清军刽子手以为黄道周怕死,笑着说:别怕。不料黄道周却大怒,说:天下哪有怕死的黄道周!前边是天子御道,我身为臣子不能坐车经过,所以打算下车步行,但我已绝食太久,站立不稳只是身体发虚倒下。

行刑时,黄道周坚持不肯下跪,而且他本身长的也是比较高大,又义风凛凛,刽子手行刑时都被这样的大明英烈所震撼,两手不自觉发抖,结果第一刀砍下去黄道周依然昂首不屈。刽子手急忙搬来一个凳子,佩服的跪下求道:您请坐下。黄道周点头道:可以。刽子手再次举刀,黄道周最终死了,但死后身体始终没有跪下。人们在黄道周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真可谓牺牲的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