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失能、失智、衰弱老年人 疫情期间,必须注意这几点

养老机构以高龄、失能、失智、衰弱老年人居多,一旦发生疫情爆发流行将出现严重后果。为保障老龄人群的健康安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碧蓉给大家普及关于养老机构及老龄人群防控的相关知识。

养老机构加强机构内部管控,防止流浪猫狗进入养老机构

应建立自己的应急预案、防控方案及工作流程。疫情期间采取严格封闭式管理,不要举办聚集性活动,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机构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进出,尽量不接受新入住老年人。

强化对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应急演练,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尤其是对高风险人员(养老护理员、陪护)进行重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工作人员每日监测体温,有发热及湖北等疫情流行区接触史的工作人员严禁上班。

安排专人每天上午、下午为老年人测量体温,对发热的老年人做好登记并上报。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在当地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在工作人员陪护下,佩戴口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到当地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加强机构内部管控,防止流浪猫狗进入养老机构。

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时保持手卫生,正确洗手。注意在处理污染物后,立即洗手,同时避免接触其他物品,防止交叉感染。机构应全方位、无死角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保持下水道的清洁和通畅。及时处理各种污水、污物,生活垃圾,避免各种废弃物堆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对老年人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养老机构应加强食堂管理,食堂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洗手。处理食物时,要生熟分开,并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最好采用基地配送食材。

做好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给老人保暖。尽量使用独立空调,如需用中央空调,应关闭回风系统,使用新风系统,加大新风量。

对老年人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倡导并帮助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健康习惯,如不乱扔乱吐,勤洗手。同时,还要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们通过电话、网络与亲属交流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恐慌情绪。

工作人员要提醒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遵从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避免乱服、多服和停服。尽量通过网络平台看病、买药,若无法实现线上问诊和线下药物配送,可由机构派专人或老年人家属到医院完成线下问诊、取药。

在家的老年人减少外出,多看官方权威信息,不盲目听信传言

因为老年人免疫力较差,容易被感染,感染后不容易恢复。所以建议:老年人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家里应经常通风,冬季注意保暖;

随时保持手卫生,坚持适度的锻炼,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不吃野生动物;

做好室内日常清洁;

多看官方、权威信息,不盲目听信传言,不要过于恐慌,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轻易不要上医院开药,可以让社区或家人代办,服药遵医嘱,按时、规律、规范的服药,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近就医。


大众健康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