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浅谈基督教中的“三位一体”概念

主编:李沛隆726,本文隶属于欧罗巴上的公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①主流教派的基本教条之一。《现代天主教百科全书》中称“三位一体的教义是对基督徒关于天主奥秘理解的总结”。可是,对于非信徒,乃至许多信徒而言,它都是难以理解的奇谈怪论。

三位一体通常被表示为:神(或称“天主”“上帝”)只有一个,但是包含圣父、圣子、圣灵(天主教称为“圣神)三个“位格”:,三者又结合于同一“本体”。

信奉这一教条的基督教会认为,这是“奥秘”的“启示”。同时也承认,它不可能通过理性来领悟,只能靠信仰来接受。

既然如此,那么三位一体这条理论为何能够诞生,并被奉为教条,就很令人稀奇了。

显而易见的是,是圣经触发了三位一体的诞生。

众所周知,基督教是一种一神教,认为神只有一个。但是圣经中却多次表示还有其他的神存在。尽管部分信徒会认为圣经并无此意,只不过是读者不懂得怎样正确地理解圣经。但是笔者认为,与其将圣经中的这些内容作如此解释,不如将其视为犹太人的宗教从多神教演化到一神教的过程留下的多神教残余来得合乎情理。例如,圣经(本文引用圣经和合本)开篇(在《创世纪》中)就叙述道:“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此处的“我们”被部分教徒解释为“”希伯来文中的“尊贵复数”②,是对神的敬称,它真正的含义是“我”,不是“我们”。此外信徒们还有不止一种解释。但是笔者认为以常理推断,这表示《创世纪》的作者信奉多神教,被后来的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奉为独一真神的那一个神(就是通常被称为“上帝”“天主”的那一个神)此时只是众神中的一个。

即便《创世纪》中的这种记载真的和那些基督徒所说的一样,也不能解决圣经表示神不止一个的问题。因为圣经的《新约》中称耶稣是神,还有一个神的“灵”,也就是“圣灵”,也是神。圣经的《约翰福音》的第一句话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既然“道就是神”,那么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也就是神。圣灵在圣经中的出场仅略晚于圣父(和合本中称为“耶和华”③)的第一次出场,圣经的开头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此处的“神的灵”被基督徒认为是圣灵。圣灵作为“神的灵”,自然也是神。

论文《奥古斯丁三一论探析———以为中心》中说:“圣父、圣子、圣灵就是‘三位一体'中的‘三位’, 而《圣经》用三个名称向读者表达了三个上帝的意思。”

基督教作为一神教,肯定不能认同有三个上帝的观点。于是三位一体理论应运而生,用以解释为什么基督教在声称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在前提下,仍然是彻头彻尾的一神教。安条克主教提阿非罗是第一个使用“三位一体”这个词语的基督教作家。此后,“三位一体”这个术语越发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基督徒继承和发展了这个教条。

在三位一体理论刚刚诞生之际,基督徒们或许认为它能解决争议,但是事实上,它是更多争议的发端。

三位一体理论不合常理,自然引起了许多基督徒的不满。就连支持三位一体的基督徒们,对如何系统且详细地解释这一教条,也是莫衷一是。帕克西亚可能是第一个想要系统地详述三位一体理论的基督教神学家,但是他否认神真正的本体具有三个位格,也就否认了神拥有三种身份,或存在三个关系。这种观点被后人称为形态论(modaism)。又因为它后来被基督徒教师撒伯里乌(Sabellius)复兴,所以也叫撒伯里乌主义(Sabellianism)。后来的形态论者甚至认为“一神有三位”(或类似的语言)中的“三位”只是神在不同的历史“舞台”上戴着的不同的三个面具。帕克西亚的观点被另一位基督教神学家德尔图良猛烈抨击,如果德尔图良的话可信,那么帕克西亚是将圣父、圣子和圣灵贬低为有位格的神的三个方面或角色。德尔图良认为帕克西亚是一个异端,按后者的观点,圣灵不是神的一个独立的位格,只是圣父或圣子的另一个名字。并且由于圣子和圣父都被帕克西亚视为神的一个角色,所以当圣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时,圣父同样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可是,德尔图良对三位一体的解释同样被人诟病,就像古今中外的其他的宗教学者一样。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在不信宗教的学者看来,或许可以创造多元文化,促进文明的进步。但是对于教会而言,统一口径才能规范教义,也能避免教会分裂的危险。围绕着三位一体展开的争论,无论是赞成它的,还是反对它的,对教会的团结都是个威胁。因此确立一个官方学说就很有必要了。

在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徒终于等到了一个平息纷争的机会。

事情的起因是埃及亚历山大的长老阿里乌认为当地的主教亚历山大的讲道和撒伯里乌主义这个异端思想过于接近,而且否认了耶稣是一个人的事实,于是阿里乌率领部分基督徒反抗这位主教。他很快就成了气候。可是他对三位一体的见解同样激怒了许多基督徒。他认为神是独一的,是唯一非受造的, 其本性不可能被任何其他位格分享;圣子是受造的, 是圣父本于旨意和能力而造出来的, 圣子有时间的起始。其神学立场可以归纳为:圣子是受造物, 只与圣父相似, 而不同一。阿里乌甚至否认耶稣是神的化身,说耶稣是神的伟大创造物逻各斯(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道”)的化身,他是次于父神的。还说圣子既不是完全的神,也不是完全的人,而是位于人和神之间的第三者(tertium quid)。

阿里乌的做法看起来像矫枉过正,激起了广大教会的不满,并引发了社会动乱。君士坦丁大帝不愿看见基督徒们互相倾轧,于是决定于公元325年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④,解决争端。在会议上,君士坦丁大帝选择了打击阿里乌,并施展了自己的影响力,于是阿里乌一派(可称为“阿里乌派”)被击败了。胜利者们发表了所谓的“尼西亚信经”来规范教义,仅有二位主教拒绝在上面签字,又有两位主教——尼科米底亚的优西比乌和尼西亚主教狄奥格尼(Thcognis)——虽然签了字,却依然对这份信经保持着明显的敌意,他们和阿里乌都被君士坦丁大帝流放了。尼西亚信经以希腊文写就,全文如下:

“我们信独一的神, 全能的父,是天地和一切可见与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我们信独一的主, 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 在永久之前, 为父所生(ousia), 是从神的神, 从光的光,从真神的真神, 不是受造的, 是与父神本质同一(homoousia),万物都是藉他造的。又为我们, 为了救我们他从天降下, 藉着圣灵的力量, 从童贞女玛丽亚取肉身成为世人 。为我们的缘故从本丢彼拉多手下被钉十字架受死, 埋葬, 根据 《圣经》 上的话, 第三天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他将来必从荣耀里再来, 审判活人和死人, 他的国

就没有穷尽。我们信圣灵是主 。但是圣公和使徒教会谴责那些认为`曾有一个时间他不存在的人' , 和`在他出生之前不存在及他是从无中被造的人' , 还谴责那些认为他从异于父的别的本体(hypostasis)或本质(ousia)来的人, 或者认为他是被造并会变化的人。”

尼西亚信经百密一疏,不加分别地使用了“本体”(hypostasis)和“本质”(ousia)两个希腊语词汇。这二个词汇含义接近,但是还是有相对而言的大致上的区分:本体一般指具体的、个别的存在,本质一般指普遍的、抽象的存在。尼西亚信经的撰写者忽略了这一区别,于是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圣父、圣子、圣灵在本体和本质上都相同,那么应该如何区分这三个位格呢?

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为了这个重要问题展开论战。因此尼西亚大公会议虽然挫败了阿里乌一派的“矫枉过正”,却为东西方教会日后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不过眼下更令基督徒恼火的是,尼西亚大公会议居然仅仅只是暂时压制了争端。公元238年,尼科米底亚的优西比乌和尼西亚主教狄奥格尼可能是在受了君士坦丁大帝的姐妹君士坦蒂娅的帮助,摆脱了流放生涯。后者更是被皇帝重新启用,还得到了重用。于是优西比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阿里乌一派。阿里乌也用含糊其辞的语言向君士坦丁让认为他愿意向尼西亚信经妥协。皇帝似乎把教会团结和社会安定看得比宗教教条更重要,力图实现阿里乌派与尼西亚信经的支持者(可称为“尼西亚派”)的和解。他要求尼西亚派阿塔纳修斯⑤(Athanasius)恢复阿里乌的职务,后者拒绝了,但是君士坦丁还是决定令阿里乌复职,并流放了亚大纳西。其他尼西亚派的中坚人物也纷纷受到打压。尽管阿里乌在复职大典前就忽然逝世了⑥,但是阿里乌派仍然扳回了一城。公元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在他临死前不久,他接受了由尼科米底亚的优西比乌这个阿里乌派举行的洗礼。此时此刻,尼西亚信经已经名存实亡,岌岌可危。

君士坦丁堡的圣伊琳娜大教堂,公元381年第二次大公会议在此召开,会议重申了三位一体教义。

在君士坦丁死后,为了实现不同教派的和解,罗马皇帝们恩威并施,却依然改变不了各教派的坚定立场。甚至引起了更多的矛盾。

东方教父⑦提出了本质相似论(homoiousia),认为圣子和圣父的本质不可能完全相同(homo),只能是相似的(homoi),本质相似论(homoiousia)与尼西亚信经规定的本质同一(homoousia)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却引起了坚定的尼西亚派的强烈反对。本质相似论的信徒被通称为“本质相似派”,也叫“半阿里乌主义者”,他们在势力将会达到远超阿里乌派的地步。

东西方教会的不同神学⑧传统间的差异终于暴露了出来。

拥护尼西亚信经的西方教父们之所以抨击本质相似论违反了这一信经中“本质同一”的教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教会普遍使用拉丁语(所以也叫“拉丁教会”),不像东方教会普遍使用希腊语(所以也叫“希腊教会”),所以西方教会对以希腊文写就的尼西亚信经进行了翻译,在译文中,西方教会把“本体”(hypostasis)和“本质”(ousia)这两个希腊语词汇统统翻译成拉丁语词汇“实体”(substantia),结果就是当拉丁教会的教父声称神是同一实体时,也就支持了尼西亚信经中所谓的神是同一本体和本质的基本立场。在他们看来,希腊教会拿希腊语中的“本质”和“本体”两个词汇的微小差异做文章,是要否认圣父、圣子、圣灵的一体性,往严重了说,就是要宣布三个位格是三个神,彻底颠覆基督教的一神教属性。

反过来,在希腊教会的眼中,拉丁教会利用“本体”(hypostasis)和“本质”(ousia)这两个希腊语词汇都可以被翻译成拉丁语词汇“实体”(substantia)这一点做文章,忽视了三个位格间的区别,过于强调神的一体性,有形态论异端的嫌疑,甚至是犹太教的嫌疑,因为犹太人只认“耶和华”是神,否定了耶稣(圣子)是神。

公元359年,皇帝君士坦蒂乌在色雷斯的小城市尼斯召开会议,规定在朝廷上只能说圣父和圣子本质论相似这一结论,整个教会也都要接受它。就抵制尼西亚信经而言,阿里乌派取得了胜利,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反对尼西亚信经的人中,阿里乌派其实只占少数,多数人是半阿里乌主义者。二者间矛盾重重。半阿里乌主义者讨厌阿里乌主义,而他们对极端阿里乌派的敌视甚至超过了对尼西亚派的。最终,他们将意识到自己和尼西亚派更有共同语言。

不过,在当时,可能没有人会意识到尼西亚派会是最终的赢家。显然,皇帝站在了本质相似论的一边,甚至迫害拒不低头,坚持神本质同一的基督徒,尼西亚信经的卫道士阿塔纳修斯就被五次流放。《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将阿塔纳修斯歌颂为一位伟大的信仰英雄,称他作为一个小人物,拦阻了皇帝的企图,又说,有一段时间,他一人对抗整个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处于低谷的尼西亚派是何等的孤立无援。但是,尼西亚派的的声音再微小,也从未停止。也许,他们的观点有一个天然优势,令他们难以被彻底打倒。阿塔纳修斯意识到了这个优势,他认为,如果圣子并非与圣父同样是真神,那么基督徒就不可能有重生的救恩,因为只有神才能除去人的罪,使人分享到神的性情。

从理论上讲,基督徒皈依基督教,最大的动力便是得到救赎和永生。因此,阿塔纳修斯认为圣子必须是神,是符合基督徒的心理需求的。

对于尼西亚派而言,幸运的是,在神学领域,东西方教会既有唇枪舌剑,也有互相让步。

在这场艰难的论战中,三位均来自卡帕多西亚的思想家为尼西亚信经的权威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誉为“卡帕多西亚三杰”。这三位思想家分别是凯撒利亚的巴希尔、纳西盎的格里高利和尼撒的格里高利(凯撒利亚的巴希尔的弟弟)。他们是东方教父,但是愿意向西方教父做出妥协。

三位东方教父中的巴希尔声称西方教父所说的“本质同一”和东方教会所说的“本质相似”其实并不矛盾——只要后者在宣扬圣父与圣子“本质相似”时,注明圣父的本质和圣子的本质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本质相似论者没有做这个注明,那么他将怀疑“本质相似”这个术语,因为它削弱了圣子的荣耀。

西方教父同样不愿意将东方教会都推向阿里乌派一边。普瓦蒂埃的希拉里(Hilarius de Poitiers)是一名坚定支持“本质同一”这一教条的西方教父,最初反对本质相似论。公元356年,他因为和阿里乌派斗争,被支持阿里乌派的罗马皇帝放逐到了东方的弗里吉亚(Phrygia),在那里,他全面地了解了尼西亚信经中对“本质同一”的表述。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著作《论三位一体》中看出来。在这本书的前三卷里,没有出现过“本质同一”这个字眼,但是之后的九卷(写于公元356年至390年)中则频繁出现这个字眼。并且,他认为本质相似论和阿塔纳修斯这样的西方教父所说的“本质同一”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事实和西方教父的批评大相径庭,东方教父并非和阿里乌派是一路人。同样的,西方教父也不像东方教父所说的那样否定了圣父、圣子、圣灵间的差异。

就连阿塔纳修斯这样坚决捍卫“本质同一”的人,都在后来接纳了信奉本质相似论的友好人士。得益于他的转变,公元362年在亚历山大召开的一次会议宣布,用词方面的差异不重要,只要不影响含义的同一。所以,只要西方教父不用“本质同一”来支持形态论,东方教会不用“本质相似”鼓吹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神,尼西亚派就可以和所谓的半阿里乌主义者冰释前嫌,共同反对阿里乌派。

就在尼西亚派和本质相似论者互相谅解之时,阿里乌派却自乱阵脚,后院失火。在他们的阵营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义难题令他们同室操戈——圣子与圣父是“不相似的”(anomoios),还是“相似的”(homoios)的?

于是阿里乌派中诞生了“不相似派”(Anhomoiani)和“相似派”,其中相似派又分裂为几派。不过它分裂的隐患早就存在。阿里乌派之所以能暂时赢得大量拥护者,在于广大基督徒需要团结起来对抗尼西亚派,而在这些广大的基督徒中,并非所有人都完全赞同阿里乌派的一切观点。比如半阿里乌主义者,在和尼西亚派和解后,就将矛头对准了阿里乌派一样。阿里乌派中许多人都对阿里乌的学说的权威怀有二心。因此,阿里乌派的分裂是早晚的。

然而,给阿里乌派宣判了死刑的,是天威莫测的君主,而不是或不止是神学辩论。四世纪末,狄奥多西成为了罗马皇帝,他将被一些基督教会的史学家称为“大帝”,考虑到他对尼西亚派的浩荡皇恩,这并不奇怪。这位皇帝出生在西班牙,自小对西方教会的神学思想充满同情,极为推崇西方教会对尼西亚信经的虔诚。并且,从他之后的作为来看,他对信仰的热诚,完全超过了此前任何一名罗马皇帝。

公元380年,他同其它罗马皇帝联袂发布敕令,要求罗马人都得“遵守神圣使徒彼得给罗马人是信仰”。他所说的“信仰”其实是西方教会的神学观点。公元381年,狄奥多西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罗马东部地区宗教会议,这次会议也被称为第二次大公会议。

这次会议堪称尼西亚派和阿里乌派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决战,不只是神职人员们对它无比关注,就连平民百姓也热衷讨论它。尼撒的格里高利记载过君士坦丁堡的百姓当时对聊神学的热情:“如果你要换零钱,就有人会像哲学家一样,对你发表何为受生与非受生的观念。如果你询问面包的价钱,有人会告诉你说:父神比较大,子比较小。如果你问道:可以洗澡了吗?对方可能会回答说:子是从无中创造出来的。”

皇帝借此次会议清算了本质相似论者中的一个分支“马其顿派”,因为他们不相信圣灵与圣父“本质同一”。阿里乌派的命运自然不用说,他们不仅四分五裂,还得面对昔日的盟友——本质相似论者,更别提皇帝居然以武力将他们驱逐出境。尽管在由另一位皇帝瓦伦蒂尼恩统治的意大利北部,得益于皇帝母亲的影响,阿里乌派得到了宽容,可这引起了支持尼西亚信经的米兰主教安波罗修的斗争。并且这段安生的日子是何其短暂,在约公元388年,皇帝瓦伦蒂尼恩的母亲逝世,意大利北部也落入狄奥多西皇帝之手,从此,阿里乌派在整个罗马帝国彻底失败。

尼西亚派在大获全胜后,再接再厉,通过第二次大公会议,对尼西亚信经进行了对三位一体理论极为有利的修改。尼西亚信经中的父与子本质同一的说法得到了保留,而其中将“本体”(hypostasis)和“本质”(ousia)并置起来的语句则被删除,以免再次出现因为混用这两个词而发生的争议。后来,被修改后的尼西亚信经又被做了修改,在第二次大公会议上被修改的信经也渐渐淡出基督徒的视线,以至于到了公元451年,对它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信经居然被视为它本身,并且至今被称为“尼西亚信经”。

虽然尼西亚派在罗马帝国战胜了阿里乌派,却不意味着三位一体理论和阿里乌派的死斗结束。阿里乌派虽然被驱逐出罗马,却得以在国外的蛮族中广为传播。众所周知,古罗马最后亡于蛮族入侵。阿里乌派也就随着蛮族重新涌入了罗马帝国的国境。到那时,身为蛮族之一的法兰克人中将出现一位天主教君主克洛维,在曾经的罗马帝国西部重振三位一体理论的权威。这些都是后话了。

截至第二次大公会议结束,三位一体理论完成了自己的崛起,在基督教史上留下了一段饱受争议,却又影响深远的精彩篇章。

注释:①本文中的“基督教”一词的含义,除非特殊说明,否则都是广义上的。也就是包含天主教、东正教等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且世界上只有一个神的宗教。“基督教”的这一含义等同于“基督宗教”。

②以代词的复数形式称呼某一对象,以此表达对其的敬重。是希伯来语等语言中的一个习惯。

③“耶和华”在希伯来文(犹太人这个民族的语言)中为“יהוה”,“יהוה”经过拉丁化字符转写法的转写

后,成为了“YHWH”或JHVH、YHVH。这三种名称被称为“四字圣名”(在英文中称为“Tetragrammaton”)。由于一些流行的圣经版本(比如汉语界的和合本圣经)将“耶和华”作为四字圣名的译名。因此“耶和华”被很多人认为是由四字圣名的发音音译过来的。

其实这是错误的。四字圣名的发音很早就失传了,“耶和华”的发音是后世生搬硬套上去的。

参见论文《“耶和华”的误释及其谱系学问题》,作者舒也。

④大公会议(或称公会议、普世公会议、普教会议)是传统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

⑤又译“亚大纳西”。

⑥很可能是因为兴奋过度。也有学者猜测,阿里乌可能是被敌人毒死的。

⑦“教父”一词的含义不止一种,本文只取其在基督教中的含义。它在拉丁文中被称为“pater”,原义为父亲或父老。早期基督教会用这个头衔来称呼教会长老。

它同时也是早期基督教会中的宗教作家和宣教师的统称——这个含义就是本文中所使用的的含义。

教父的著作被认定具备权威,可以作为教会的教义指引与先例。但是教父不等于一些基督教派所谓的“圣徒”(即圣人),有些教父甚至被教会判定为异端。

诸教父生活的时代,大约介于新约时代末期,或者使徒年代(Apostolic,约公元一世纪)末期,直到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公会议,或八世纪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之间。

⑧“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狭义指称所有对神(天主)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广义指所有一切宗教神学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