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020之新生态(二)------大健康

疫情将加速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这将是宇宙第一大产业。我们把医疗、养老、健身等与健康相关的产业都放在这里。


70年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带来老年人口的快速膨胀。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人的健康需求会集中爆发。


跟40后、50后的省吃俭用观念不同,60后积累了大量财富,见过世面,有消费欲望。当他们开始进入退休时间,养老产业就爆发了。


孤独和寂寞是老年人的核心痛点。所以他们跳广场舞,结伴出去旅游,关于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每一样都会是巨大的市场,至少十五个细分领域会出现百亿美元的公司。


养老和医疗密不可分。此次疫情的沉痛教训,让中国医疗体系的短板暴露明显: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薄弱、技能落后。未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必然是国家政策推动的重点。但光靠政府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现实,必然会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


最优质的顶尖医生全部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94万家基层医疗机构不可能每一家都有名医坐镇,于是就需要一个普适的、通用的、全科室的医疗诊断系统,代替「名医」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当然,机器不可能完全代替医生,看病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关键词是「信任」,只有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建立起信任。百万家诊所,需要近300万医生,医生培训的机会是巨大的。有了高质量的医生供给,基层医疗的信任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医药分离,350万名医药代表面临失业。之前药品的利益链条太长,有出厂价、总代价、中标价、医院端零售价和药店零售价等,病人吃药贵,国家医保负担重。除了用自研国产药替代高价进口药以外,药品流通渠道的改革也会诞生机会。


例如连锁药房,以前病人都在医院开药,今后会慢慢转移到药房,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成为药房的标配。未来药师培训会和医生培训一样,成为职业培训中的一大机会。


和高价药类似的还有高价医疗器械及耗材,这是B2B的生意。未来,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会被更多地采用。随着药品和医疗器械及耗材的改革,供应链的整合与下沉也存在机会。


保险目前是个4万亿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人寿命变长,各种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大大增加了。以前人最怕的是死了钱没花完,现在是怕还没死但钱花完了,在社保没办法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险就成了必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