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抗击在新冠一线的“指挥员、战斗员和后勤保障员”

一个多月来,武汉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龚昭,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是一线的“指挥员、战斗员,也是后勤保障员”。

在一月下旬,龚昭接到支援医院成立收治新冠病人病区的指令后,他动员肝胆外科全体人员,2个小时后,完成腾挪病人、整理病房和迅速安排妥当外援医护人员的工作。

2月12日,武汉第一医院被确定为收治新冠病人的定点医院。龚昭立即召开了科室全员动员会,进行人员分工,使科室当天接收病人的工作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制定了《感染18、19病区医师工作职责手册》,这是全新工作状态下的程序流程,岗位责任、工作重点都一目了然,医疗质量管理和病区秩序得到良好保障。在他的指挥下,感染18、19病区的医疗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

龚昭是一名执行力强、有担当、有能力的一线科室的“指挥员”。肝胆外科也是该院最早加入到收治新冠病人工作的科室,最早派出医护人员支援呼吸三病区的科室,更是最早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市第五医院的科室之一。

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江大方舱、社区服务等等,都能看到肝胆外科医护人员的身影。他们个个服从命令,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敢于打仗,能打胜仗”。作为军人出身的龚昭,在工作中能统筹布局,指挥得当,明确职责,严明纪律,令行禁止。

新冠病房查房

在病区指导医生

新冠病房查房

在病区指导医生

龚昭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新冠一线的“战斗员”。从一月中旬以来,尽管有春节假期,但龚昭主任每天都坚持到科室查房,了解病情,安排外援工作。

2月12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第一天,龚昭主任和朱丽萍护士长早早到了科室,检查科室里医疗设备和病房设施情况,将医护人员进行分工,精细到病房、到床位、到岗位,保障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开始收入院病人时,龚昭是第一批进仓接收病人的医生,他在病区里,指导工作、接管病人、询问病情、鼓励医护,安慰病人……直到天黑,他才出仓。头发早已汗湿的,脸和鼻子已经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出仓后,他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还在用对讲机跟一线人员进行沟通,商定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

2月12日以来,龚昭搬进了医院安排的住所,全天候的投入到抗击新冠的工作中。他每天早早到达办公室,与科室专家组和医生交流,了解病情,制定方案,查遗补缺,督导责任落实。他时常亲自查看病人,指导治疗,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安慰和鼓励值班的医护人员。每每医护人员看到龚主任在舱内,就会感到极大的鼓舞。尽管他是肝胆外科的专家,但在新冠病人的病情判断、治疗方案、危重抢救等专业技术上并不逊色。

帮助搬运捐赠物品

清洁医护临时住处的走道垃圾

帮助搬运捐赠物品

清洁医护临时住处的走道垃圾

病毒肆虐,伤害着的人们的健康,更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龚主任十分关注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他一边在全程管控着病人的安全,一边又时刻关心着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活。医院解决了科室一线职工的住宿问题,龚主任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安心的工作,在安顿好大家的住宿后,又安排了专人每天为住地休息的一线医护送餐到房间,把捐赠的物质也是亲自分发给医护人员,他还主动参加布置房间,打扫卫生,保障安全等工作,他都是身体力行的主动去做,在他的带领下,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整洁和干净的临时居住环境,大家都能心情舒畅的过着单调的生活。他尽力照顾好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尽力营造了当前条件下的最好的生活环境条件。

在食堂排队取餐的队伍里,在工会分发物品的地方,在捐赠物品的搬运现场,都有龚主任的出现;在医护住宿的走道里,也能看到他悄悄收集走道里垃圾的身影,他默默的、尽力的在保护着科室医护人员。他说,他就是一个还能打杂的“后勤保障员”。

融媒体记者:李小雪 胡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