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一座农民城两代“城里人” 从龙港变迁看浙江农民“进城”之路

2018-09-25 00:02 | 农村信息报

陈君立 摄

改革开放新事多。农民进城,农民造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无疑是开了全国之先河。

今年68岁的郑裕滩,是“农民城”的第一代创业者。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大部分“老龙港”的影子:文化不高,质朴勤劳。当年“进城”的那一刻,郑裕滩至今历历在目。“1985年2月22日,我带着全家人搬来龙港,当睡在那栋四层楼房时,以为已经变成了城里人。”

但事实上,很长时间里,郑裕滩都没有“城里人”的感觉。刚来时,龙港正处于建城初期,随处可见坑洼的泥路,在建的房子,杂乱的土坑泥堆……大多数人还是外出打工,与生活在村里差不多。“回头看来,我们那时只能算走进了城。”

大儿子郑国教,随郑裕滩搬来龙港时才11岁。相较如今宽阔整洁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热闹非凡的CBD,他对龙港初期的模样并未有太多的记忆。郑国教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末,小型工厂和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虽然大家的钱包变鼓了,但是城市环境和保障体系并不好,没有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污染严重的工厂被关停,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新型城市的面貌崭露头角。现在的龙港居民,生病了有医保,退休有退休金,孩子上学也不成问题。郑国教自己进入了公职队伍,儿子入读优质初中……“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大城市的并没什么两样。”

郑国教告诉记者,几天前小妹过生日,一家三代齐聚一堂为她庆生,共享天伦。“父辈们进城是希望能留在城市扎下根,而我们进城则是希望龙港朝着大城市发展,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农民进城,因为城里有更大的发展天地,更多的学习机会,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郑家两代人的“进城路”,其实是广大浙江农民进城之路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进城的农民大多是农闲时节出来务工,想呆久也难。城市对他们来说,只是能赚钱的地方,并没多少“家”的概念。客观上,要真正在城里安家落户,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制度障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一些制度藩篱次第消除,“同等待遇”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迎着政策阳光的普照涌进城镇。随之而来的变化,不光是进城农民的数量与身份,还有城市的接纳方式。昔日的农民工,从打工者、外来务工人员变成了新居民……户籍登记、择业工作、孩子上学、看病医保等待遇,大多都有了,就像郑国教说的,很多方面已与当地居民一样了。

“外来人口本地化,农村人口市民化”。农民们在城镇安家立业,成为居民扩容、城镇繁华的一个重要增量。他们勤劳致富,创业有成……在成就自己、富裕家庭的同时,也为所在城镇的发展作着贡献,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他们是“造城”“扩城”“强城”“美城”的生力军。进入新时代,城镇的大门正更加友好地向广大转移就业的农民敞开,定会让农民进得了、留得下、过得更好。

(原标题《一座农民城两代“城里人” ——从龙港变迁看浙江农民“进城”之路》,原作者 蔡希师,编辑 谢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