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我身边“高级”,有领导力的人,都这么做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刘润 整理 / 万青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善意。

是的。但是,激发善意是远远不够的。

懂得用制度抑制恶,以及惩罚没有抑制住的恶的,才是伤痕累累的成熟的管理者。

1

让自己发生改变

你就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好人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充满“负能量”的人和一些“麻烦事”。

但往往,我们真正要逃离的,并不是充满“负能量”的人和“麻烦事”,而是不断遇到“负能量”人和“麻烦事”的自己。

无意间看到黄渤的一则采访:谈自己成名前后的区别。

记者问:你以前遭受过冷遇吗?

黄渤:当然有,怎么会没有,包括以前唱歌的时候,天天去都是冷遇,去了以后结不出账,各种受骗上当。

下剧组回去也没车,没人搭理,送饭的车,里面飘扬着各种的“味道”。

以前在剧组里,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现在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

现在走到哪,都是:黄老师,你累不累,你要不要休息,你饿不饿,你要喝什么,我给你拿点什么?太辛苦了,黄老师.....

成名之前,你发现遇到的都是坏人。

成名之后,你发现遇到的都是好人。

为什么?

因为你所经历的“圈子”不同了。

站在“时间轴”来看,你要离开的并不是“烂人烂事”,而是离开曾经那个不断遇到“烂人烂事”的自己。

让自己发生改变,你就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好人。

2

懂得激发员工善意

还远远不够

京东、腾讯、百度等14家企业,曾在2017年发起了阳光诚信联盟,这是中国首个互联网企业共同发起的行业自治的联盟。

联盟成员可以实现失信人员、失信企业的信息共享,自动识别失信人员,拒不录用,增加腐败人员的失信成本,形成“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环境。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人性有善的一面(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也有恶的一面(不劳而获贪污受贿)。

作为管理者,要理解人性的多样性,所以不要测试人性。

好的管理,不仅仅是一句“我相信你”,还要有如果你破坏了我的信任后的雷霆万钧。严重时,挥泪送进监狱。

懂得激发人性善的,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者。

懂得用制度抑制恶,以及惩罚没有抑制住的恶的,才是伤痕累累的成熟的管理者。

当有一天你能意识到,并平静面对:

1)你的团队绝大多数都是好人;

2)抑恶扬善的根本,是制度设计;

3)但即便这样,也有坏人藏在你的团队中。

这时,你就成熟了。

3

高级的人

不会攻击动机

我曾经和团队说过,有种“高级”的能力,不知道你们以前学过没有。

比如,有一个人在以“恶意”指导“行为”,对你不利,你怎么办?

去当面对峙吗?说你为什么伤害我?你是故意的?还抵赖?我有证据!

这样可以吗?

可以。但这是“低级”的做法。

这样的做法,也许能制止、停止他对你的不利和伤害,但从此你就多了一个敌人。

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坏人,就算他做的是坏事,他也一定为自己找到了好理由。

你戳穿他,他也一定从内心认知协调出发,把你当成了坏人。

这样,他才能睡着觉。这种“坏人记仇”的故事,被拍成了无数电影。

“高级”的人,不会这么做。

高级的人知道,我绝不能攻击你的动机。

一旦攻击了,甚至你大获全胜了,你就引爆了一个定时炸弹。

高级的人,会这么沟通:我注意到你最近做了件什么、什么事(行为),我知道你是出于好意(动机),我看出来了,你还瞒着我,我非常感激,谢谢。

虽然这份好意,没有真的起作用,甚至对我有些不好的影响,但是我还是很感激。

如果你能那么做、那么做,就更好了。但不管怎样,谢谢你。

坚持说,坚持说,对方也会以为,自己做这件事,就是出于善意,自己是好人(这是关键)。

然后同样出于认知协调的原因,他会修改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做的事情符合善意这个动机。

这样,他才能睡着觉。这就是高级的做法。

你说对方是坏人,对方就会变成坏人;

你说对方是好人,对方就会变成好人。

听上去很神奇,但这就是“认知协调”的力量。

利用认知协调改变人,是“高级”的打法。

你以前真的没学过吗?

我身边“高级”,有领导力的人,都这么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