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消毒频率过高会造成人不舒服?消毒湿巾、喷雾、免洗洗手液有消毒效果?中国疾控中心回应

【新民晚报·新民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难免手会碰到车门、座椅或者拉环,甚至和周围乘客发生身体碰触,无法立即洗手的情况下,消毒湿巾、消毒喷雾以及免洗洗手液能否发挥作用?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在今天下午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现在形势比较紧张,可能有些地方存在过度消毒苗头。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消毒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对马路反复喷洒消毒剂,有的往汽车轱辘上喷洒消毒剂,这种方式意义不大,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明确。

  张流波表示,还有一点要注意,这个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为主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是人吸入了消毒剂,或者是往人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是有潜在风险的,而且这种风险还无法进行定量评估,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张流波表示,电梯按钮、门把手、手动水龙头、公用电话,这些地方人员接触比较频繁,接触比较频繁的部位是重点要消毒的地方。对于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如果以前是每天晚上做一次清洁,现在中午如果有时间再做一次清洁。这种办公场所风险高,也要尽量减少集体面对面的讨论,减少集中聚餐。

  张流波表示,要让手干净,实际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流动水洗手,二是擦手消毒剂。如果没有手消毒剂,只有一个消毒湿巾,那用消毒湿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消毒湿巾擦的时候,用起来没有涂抹手消毒剂来得方便。关用流动水来洗手有比较严格步骤,要洗手掌、手背、指缝、手指、手指尖、大拇指六个方面,就是所谓的六步洗手法。外面要洗手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如果是出门在外,就可以用消毒剂,要把以上六个部位都擦拭到,常用的手消毒剂可能是一些含醇的手消毒剂,因为酒精挥发比较快,杀菌效果比较快,如果有些人对酒精过敏,这时候也可以用无醇的手消毒剂,也是可以的。(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