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健康丨手足口病高发期,学校和家长应如何应对?

说起手足口病,

想必各位家长都不陌生。

进入夏季,

手足口病也迎来快速上升期;

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防控呢?

↓↓↓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1.组织全校或全园教职工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开展学生与幼儿健康知识教育;

2.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

3.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

4.每日落实学生和幼儿勤洗手;

5.保持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6.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增加校园消毒频次;

7.如暴发疫情,应根据情况实行临时停课措施;

8.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等工作。

1.教育孩子注意手部卫生,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

3.不与孩子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5.孩子如被感染,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及时消毒孩子使用的物品。

手足口病护理的误区 孩子出疱疹可以用针挑破吗?

不可以!应由其自行消退,不能用针挑破以免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得一次就终身免疫了吗?

不一定!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且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所以孩子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