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高血压、尿蛋白、肌酐该,如何治疗才可避免尿毒症?收藏!

很多肾友常为同样的一件事烦恼:我这病会进展成尿毒症吗?

客观来讲,整体上肾病人群当中,尿毒症患者的比例不足2%。就单纯的个体而言,有的肾友折腾不到半年就尿毒症了,也有安全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仍未肾衰竭的人同样大有人在。

肾病发病虽然不受我们控制,但是我们却可及时掌控病情的进展。把握影响肾病进展的4个关键因素,才是远离尿毒症的秘诀!

一、病理类型

疾病的病理类型,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但是这其中如果只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治疗起来的难度不会太大;如果夹杂伴有了肾小管纤维化,疾病治疗难度会陡增。

临床上微小病变、轻度局灶性肾炎、一期膜性肾病可以治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状况就差很多了;还有如肾小囊有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者示病变较重,预后结果往往很差。

二、尿蛋白

尿蛋白的最好结局当然是转阴,其次是0.5g以下,最不济也得降到1g以下,因为尿蛋白高于1g,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时间一长肾功能会严重损伤,肾病恶化进展加剧。

不管你用的是西医激素、中医中药,一旦24小时尿蛋白定量长期稳定在1g以下,即便你是肾病患者,你的肾功能下降并不比普通人快多少。

三、血压

很多人自从发现肾病,眼睛里就是尿蛋白、水肿、潜血、肌酐,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掉高血压,甚至认为高血压和肾病之间毫无关系。

可实际上肾病引发的高血压性质与尿蛋白、潜血没有二致,同样是伤害肾脏的“元凶”,伤害程度甚至更大。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肾友们推荐沙坦或这普利类降压药,也有通过中医调理机体内环境改善血压状况的。

四、肌酐

根据肌酐值的检测结果,肌酐值越低,肾功能往往越好。

西医对于肌酐,基本上就是对症治疗,常用药比如爱西特,只是暂时清理了机体的代谢废物——肌酐,没有解决好肌酐产生的根本问题。待肌酐已无法用药物控制后,也只能透析了。

还有人会去咨询中医,但是难免会遇到治病方法不对路子,肌酐甚至更高了;可也有肾友找对了中医,肌酐控制得很好。

等着肌酐升高是绝对不可行的,但是西医对于遏制肌酐升高的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中医往往通过对症汤药,激活部分受损肾脏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肾脏功能,肌酐下降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