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航天“仁心仁术” 播撒彩云之南

航天“仁心仁术” 播撒彩云之南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航天中心医院医疗帮扶云南富源侧记

6月里的一天,云南省富源县中医院的诊室里,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航天中心医院教育处处长、呼吸科专家兰学立正忙着给当地病人检查病症。

与兰学立一同前来的还有另外12位医疗专家。这个医疗团队此行的目的是开展为期一周的“薪传甲子,筑梦远航”建院60周年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他们的千里支援,让上千名当地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

“我们富源人民特别有福气”

“时下,富源县医疗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此次,我们派出了中医科、妇科、骨科、心内科、风湿免疫科、急诊医学科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义诊,‘对症下药’,共同探讨帮扶的门路。”航天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甄静说,“此次义诊也是自2014年与云南省富源县中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工作关系以来,我们派出专家最多、驻扎时间最长的一次。”

连日来,云南降雨频繁,再加上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影响,从北京来的医生帮扶队伍抵达富源后,出现了一些高原反应。但时间宝贵,病人又“爆满”,他们顾不上身体不适,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由于飞机晚点,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刘坚和急诊科主任王旭东凌晨4点抵达富源,早上8点就开始准时坐诊。

风湿免疫病是当地常见的病症,当天预约的就有80余位患者。一名常年患风湿病的患者说:“这个病折磨我很多年,之前四处求医无果。自从航天中心医院的专家第一次来到富源给我们看病,我就看到了希望,更是在刘坚主任持续5年的治疗过程中,让我感觉一年比一年好。”

白天高负荷地工作,晚上,医疗专家们还要进行病例讨论和研究,最晚的一次工作到深夜12点。

“我们富源人民特别有福气,有这么多专家每年都来到这里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我们现在就像是航天中心医院的分院,而航天中心医院就是我们的娘家。”富源县中医院院长赵国雄说。

一次扶贫行 终身扶贫情

航天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主任王旭东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了。聊起扶贫经历,他说:“我很愿意去贫困的地方,把自己的能力扩散到更多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我们当医生的,要有仁心、善行,更要扛起责任。”

在航天医疗专家们看来,医疗扶贫不单是工作任务,他们在这里更深切地找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被需要”的价值感。

“我们只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更加专注地医治每一位病人,来回馈这份来自深山高原的情谊,与富源县中医院携手架起百姓们的健康‘连心桥’。” 甄静说。

扶志又扶智 再上新台阶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医疗帮扶的过程中,航天中心医院对富源县中医院实现了“免学费、免午餐费、免住宿费”和“送知识、送技术、送设备、送培训”的“三免”和“四送”的“造血式”精准帮扶,并借助“医疗+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

航天中心医院倾力打造了远程医疗协助模式,患者可通过远程医疗与医生进行一对一在线交流,医生将会根据患者情况在线作出病情指导。此次义诊活动期间,医院还特别开通了远程专家门诊,使北京的医疗专家通过“医疗+互联网”的模式,跨地域地给予指导。

“医疗扶贫是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后续,航天中心医院还将进一步拓展帮扶范围,组织富源中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为当地的医疗服务带来新理念,有效提升对口帮扶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助推脱贫工作的前进步伐。”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刘宗明说。

据悉,5年来,航天中心医院共派往富源县中医院的医疗专家8批次57人次,免费接收进修人员45人次,诊疗患者5000余人次,手术示教20例,收住院患者421人,健康讲座28次,培训医护人员620余人次,并帮助新建了麻醉科、骨伤科两门学科。

此外,航天中心医院自2002年起参与城乡、京蒙、京津冀一体化、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并与20余家单位签约,涉及内蒙古、辽宁、青海、云南、河北、陕西等地。

“未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帮扶计划为扶贫攻坚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刘宗明说。

本报记者 王羽涵

发布 冶玉娜(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