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学会“科学名主”,这位古人终于从油漆工成功逆袭为画坛大家

仇英的成功不是偶然。

从一个微末的油漆工到画坛大家的成功逆袭,这背后除了仇英近乎苦道的付出,还隐藏着一条你同样可以复制的成功秘籍,那便是“科学名主”。

在谈论什么是“科学名主”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仇英。

仇英,无疑是中国文人画史的一个特例。你很难想象,在一个以士大夫画为主流的大环境中,一位出生卑微,而且不通诗文的人,竟然能与“沈周、文征明、唐伯虎”这些文豪巨擘并列,被后世尊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约1498-1552年)

他没有潘安般的容貌,也没有殷实的家境,更没有高贵的出生,所以在成名之前,普通的根本没有人会去在意他。连他的生卒年,都是后世学者根据资料,约莫推算出来的。

在学绘画之前,仇英是一位油漆工,同时也为富贵人家彩绘栋宇。这个职业对于仇英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一个积累,毕竟艺术源自于生活。

古代的漆,一般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又或者天然矿石等制成的,工艺类似于旧时国画中的颜料,在仇英为房屋等漆色彩绘的时候,多年的谋生技能,早已经熟能生巧。

据载,仇英一有空闲,便到闹市之中,观察庙宇或酒楼等各色人群,借此训练自己绘画的眼力与准确度。所以,我们见到在他后期的绘画作品中,绘制的房屋阁楼,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有才气的人,对于命运总有不安分的基因。仇英也是一样,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发现自己的伯乐。

穷则思变,仇英不会坐以待毙。他从太仓移居吴县(今苏州),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为什么选择移居苏州,同古堂小编以为这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北漂”。当时苏州富庶,活跃着众多不同层次的书画鉴藏群体。而且,当时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正在崛起,鼎盛的书画风气,引领着整个江南文人群体的精神追求。

在苏州,仇英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位伯乐,周臣。

周臣

根据《吴县志》卷七十五《艺术列传》载:

“画师周臣而格律不逮,特工临摹,粉涂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

周臣为明中期著名的职业画家。在周臣的指导下,仇英开始接受系统的绘画知识培训,取法南宋院体山水画风,逐步走上绘画正轨,渐渐开始有了名气。

行笔至此,同古堂小编先来介绍一下上文所提及的“科学名主”当中的“科”作何解释。

“科”——科班出身

如今几乎所有的当代名家,都有系统的师承,也就是科班出身,根正苗红。如果仇英没有拜师周臣,或许永远只会是一个“江湖画士”,难有出头之日。

你可曾知道,周臣还有一名出色弟子,就是唐伯虎。所以自古以来“名师出高徒”,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唐伯虎

后来,仇英更是得到了当时的吴门文坛领袖文征明的点拨教诲。这一点对于对于仇英有着莫大的帮助。

文征明

当时,文征明不遗余力的提携这位出身低下的年轻后辈,邀请共同创作,如《摹李公麟莲社图》、《孝经图》、《赵孟頫写经换茶图》等等,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而且以文征明的地位,文氏众多弟子或门人,无疑会大力宣传赞誉仇英,其他的文人如潘恩、王世贞、申时行、王世懋、陈继儒等江南文人,亦识时务,纷纷为仇英画作题跋,撰写诗文。

这个时候,仇英开始从小有名气渐渐名声大噪。

“学”——学术交流

作为唐伯虎同门,文征明弟子,仇英已经注定了不会再是一个小画工。他的朋友圈也开始高大上,融入上层书画鉴藏圈中。

都说眼界能够很大程度决定成就,确实所言非虚。当时的苏州,犹如一座流动的博物馆,各种名画珍品通过雅集等形式,令有心的书画创作者大开眼界,很多人皆是广采博收,受益匪浅。仇英也不例外。

仇英的画艺,在学术交流中,得到了众多文人士大夫的认可。

彭年:十洲少即见赏于衡翁。

文嘉:仇生负俊才,善得丹青理。盛年遂雕落,遗笔空山水。至今艺苑名,清风满人耳。

王宠:仇实父工于绘事,笔不妄下。树石师刘松年,人物师吴道子,宫室师郭忠恕,山水师李师训。其余唐宋名家无不摹仿,其妙以一人而兼众长。

董其昌: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赵伯驹后身,即文(征明)、沈(周)亦未尽其法。

王稚登:(仇英)画山水人物,峡深岚厚,古画奇妆,有苍苍之色,一时称为作者。

所以说,圈子很重要,在丰富自身之余,对于作品的传播同样增色不少。

“名”——名家赞助

再优秀的作品,也需要知名藏家的赏识,炒作。

对于仇英影响帮助最大的收藏家,是昆山周凤来、苏州陈官以及嘉兴项元汴。这三位收藏家,家藏极为丰富,尤以项元汴为甚。

据载:(项元汴)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所藏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极一时之盛"。

这三位,或世家子弟或富商巨贾,常年累月将仇英奉为上宾,甚至请其住在府中,好生招待,也不催促,只为“慢工细活”定制仇英画件。

据悉,仇英所作《子虚上林赋》,周凤来奉百金为酬劳;而《汉宫春晓图》,卷后题记称“值价二百金”,这一价格也远远超过项元汴收购的其它宋元名迹。

这也将仇英的画作价值炒至珍品高度,巩固了画坛地位。

“主”——主见风格

任何大家,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仇英的青绿山水不仅创造了明代山水的典范,而且他在“吴门四家”之中也能做到风格独树一帜。

仇英的画作最大的风格,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再创作,也就是“古画新作”。他一生临摹名画数量众多,但每件作品都严谨细致,又融入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现在提倡的完美的工匠精神。

比如他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将原画中的宋朝特色变化为明朝元素,从画中人物的宋朝头巾更换为明朝头巾,便是佐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仇英《清明上河图》 (局部)

对于仇英来说,最大的遗憾,或许是因为不擅诗文。也许因为藏拙,所以他的作品中,一般是某些不起眼的角落简约的签署名款,如“吴门仇英实父画”等等。

试想,一位文人如果不擅绘画,外人多说其“游于艺”,而一位画者如果不通诗文,那么要得到肯定,是多么艰难。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仇英将绘画,已经做到了一种极致。

这一点,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仇英作《松荫论道》图,或许会有更深的感悟。

仇英《松荫论道》 立轴 绢本设色

RMB: 3,500,000-5,500,000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夜场)

中鸿信20周年庆典拍卖会

款识:吴门仇英实父画。

钤印:仇英之印(白文)、仇英实父(朱文)

说明:海外回流

提示:竞买此标的拍品需办理特殊号牌

中国画通常有纸、绢两种载体,传统的说法是“纸发墨,绢发色”,这是很有道理的。绢本这一载体是仇英的偏好,也适合他的画风。

熟悉仇英的藏家,观此件中鸿信拍品《松荫论道》,是否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天津市博物馆收藏的《桃源仙境图》,与此作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仇英作 《桃源仙境图》天津市博物馆藏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松荫论道》的绘画风格,与仇英公认画作的风格脉络。

其一,松树画法

《松荫论道》松树画法(一)

《松荫论道》松树画法(二)

《桃源仙境图》松树画法(一)

《桃源仙境图》松树画法(二)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张画,松树画法以及造型,十分相似,因此作画的时间应该大抵相近。

其二,人物画法

《松荫论道》人物画法(一)

《桃源仙境图》人物画法(一)

《松荫论道》人物画法(二)

《桃源仙境图》人物画法(二)

通过对比,这两张作品,对于人物的刻画,包括线条,坐姿,构图,几乎一样,连表情都神似。

当然,我们可以再对比一下,《松荫论道》中人物刻画结构与其他仇英画作之间的关联。

《松荫论道》人物画法(三)

《秋江待渡图》人物画法

同样的是,人物的坐姿,表情,衣饰褶皱等,也是惊人的相似。特别是人物中的额头、带有鹰钩的鼻梁等特征。

《松荫论道》人物画法(四)

《汉宫春晓》人物画法

《桐阴清话》人物画法

《蕉阴结夏》人物画法

其实仇英以摹古见长,尤其是人物创作,线条精准,形神兼备,常常与山水画融为一体,不像沈周、文征明那样,只是简单的作点景处理。

同古堂小编发现,仇英的人物刻画,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往往在线条内侧加一白线,以显示衣纹的立体感,感兴趣的藏家或许可以自行了解。

其三,云水画法

《松荫论道》云水画法

《桃源仙境图》云水画法

《美人春思》云水画法

这几件画作,仇英对于云水的白描淡墨勾勒手法,也可以看出仇英的写生功力。这点我们上文也曾提到,早年的仇英便经常身处闹市,学习绘画准确度等。

其四,款识印鉴

对于字画的鉴别,落款习惯以及印章等,特别是一些笔法特征,尤为重要。

《松荫论道》,仇英,画家款署及钤印

《松荫论道》拍品,“仇英实父”的署款,在《汉宫春晓》《沙汀鸳鸯图》《松荫煮茶图》这三件名画上,皆可见到同样的结字与用笔特征。

仇英款署名对比

由左至右为《汉宫春晓》《沙汀鸳鸯图》《松荫煮茶图》《松荫论道》

再看一下《松荫论道》印鉴,“仇英之印”“仇氏实父”,也能在《蕉阴结夏》这件作品上找到完全相同的印文和钤印顺序。

《松荫论道》印鉴

《蕉阴结夏》印鉴

众所周知,仇英的山水画,有着赵伯驹、刘松年等“院体画”的影子,这点我们从一张题签为刘松年的《松荫论道》图,也可以作一个对比。不过这张画,同古堂小编私以为作画风格较弱,可能为时人临摹刘松年的伪作,我们暂且把它当做无名氏作,只是纯粹作为画风的一种探讨。

对比仇英的人物风格,也可以感受他的绘画风格。毕竟作为一位临摹了大量名画古迹的仇英,向来是广采博收,集众家之长。

仇英,他自身以临摹见长,可是他或许没有想到,数百年后,更是不乏临摹他作品的画者。

金城(1878-1926)拟仇十洲松荫论道

RMB: 150,000-180,000

饕餮—中国古代重要书画专场(夜场)

中鸿信20周年庆典拍卖会

立轴 绢本设色 1925年作

款识:乙丑八月拟仇十洲法,吴兴金城。

钤印:金城之印(白文)、巩伯(朱文)

此帧金城《仿仇英松荫论道》底本为仇英《松荫论道》,此作作于1925年,此正北楼用功师古最力之时。他毕生所临力作甚丰,这亦是其笔墨造诣、眼界识见臻至鼎盛筑基所在。

眩人耳目者,非单是技巧纯熟、维肖维妙之乱真程度,实乃摄取原作之韵味精神。此亦超越技术层面而体悟领会前人之心境情感。北楼临本动人处,亦即在此。

结语:成功源自汗水与坚持

我们说,仇英的成功并非偶然。当然,同古堂小编以“科学名主”来定义的只是一个通行的方向,更多的是致敬所有曾经默默无闻的画者,背后的汗水与坚持。

艺术之路充满荆棘,能成名者又有几人。让我们致敬这些已经扬名的艺术家,同时,希冀在新的一年里,那些依旧在奋斗的明日之星,未来更美好!

——END——

凡是斯文处,必有同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