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看一看你离心梗有多远?

心梗,一个需要不断宣传的话题。

因为心梗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

退一步说,即使得了心梗,早一点发现,早一点治疗,效果会很好好。

如果心梗没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那么面临生命危险,因为心梗的并发症并不少,而最严重的的并发症就是危及生命。

所以预防心梗至关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心梗,还远着呢,不会找到我的头上。

普及一下心梗的危险因素很重要,至少我们去改变,去预防它。

为什么要宣传预防心梗?

因为我国有庞大的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5年)显示: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CVD)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14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43.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1.91/10万(脑出血74.51/10万,脑梗死45.30/10万);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61.99/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36.21/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78/10万(脑出血52.25/10万,脑梗死41.99/10万)。

心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不可改变的因素。

年龄: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或绝经后妇女。心梗的发病率将大大提高。

遗传因素:早发心肌梗死或猝死史。家族中一级亲属男性55岁以下,女性65岁以下有患心梗病史的情况,那么他患心梗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2、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引起CHD死亡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促发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吸烟导致血管动脉硬化,加速血管的斑块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导致心肌缺血。

2)、高血压:高血压是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的患者,患心梗的概率大大提高。

3)、血脂异常:高血脂是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斑块形成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

TC ≥ 6.22mmol/L, LDL-C ≥ 4.14mmol/L

HDL-C <1.04mmol/L,TG ≥ 2.26mmol/L

4)、糖尿病(冠心病等危症)或糖耐量异常:血糖异常也是心梗的危险因素,糖基化产物损伤血管,容易导致血管斑块形成。

5)、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肥胖、体力活动减少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大,心脏功能降低。同时身体出现代谢性疾病。

6)、精神压力过大:压力,精神紧张,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

7)、A型性格:A型性格个性好强,容易冲动,人际关系紧张,时间紧迫感强。体内肾上腺含量高,容易患冠心病。

如何预防心梗?

1、识别心梗症状。如果胸痛为压榨感或频死感,并且剧烈持久的话,超过30分钟不能缓解,基本上可以考虑心梗的诊断。需要及时就医。

2、原有心绞痛的患者,短期内变为频繁发作,胸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如过去好。

平时血压正常或原有高血压,但近期有时血压突然下降者(又非药物所致)警惕心绞痛!

3、应该控制这些可控制的因素。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体重,戒烟,缓解压力。

4、按时、及时服用药物。比如控制血压的药物,不能漏服。漏服会导致血压的反弹。

5、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只少吃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等,饮食结构合理,荤素搭配,同时注意维生素的补充。运动量以自身情况而定,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看了这些危险因素,你有吗?有的话,还是需要改变一下,预防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