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穴位养生|胸痛、昏迷、小指拘挛、掌热按少冲 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一、少冲穴位命名

“少”,阴也;“冲”,突也。

少冲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体内冲出。本穴为心经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状外出体表,故名“少冲”。

二、功效

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三、主治调理

中风、心悸、心痛、肋间神经痛、喉炎、结膜炎、黄疸、上肢肌肉痉挛。

四、定位

在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五、保健按摩

正坐,手平伸,掌心向下,屈肘向内收;用另一只手轻握这只手的小指,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觉;先左后右,每日早晚掐按左右穴位各1次,每次掐按3~5分钟。

六、配伍穴位

肋间神经痛 | 配伍穴位:大椎穴、肩井穴、乳根穴、少冲穴

疾病概述: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按摩顺序与技法: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首先将右手四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再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接着掐合谷穴20次;然后将一手掌掌根紧贴乳根穴,适当用力做顺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最后拿捏少冲穴30次。

七、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中风 | 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少冲穴

黄疸 | 配伍穴位:阳陵泉穴、中封穴、期门穴、少冲穴

热病、昏迷| 配伍穴位:少冲穴配太冲穴、中冲穴、大椎穴。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