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天下第一“福”,您知道多少?


每年“双节”一到,新春祝福是亲朋好友见面必不可少的第一句问候语!除夕日辞旧迎新,除旧布新,贴春联,“门方”上写联语的越来越少了,写“福”字的越来越多了!

据说,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的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将“福”字倒着贴,寓意“幸福已到”,“福气福运已到”。不过,也有人指出:只有水缸、箱柜、粮仓、垃圾桶等容器上的“福”字才可以倒贴;本年内遭遇了各种不幸,希望转运的也可倒贴“福”字;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着贴,有“迎福、纳福”之意。

春节贴“福”字,是为了祈祥求吉。据传,民间贴“福”字的风俗可以上溯到姜太公封神之时。各路神仙分派妥当之后,姜太公的妻子也来凑热闹,讨要神位。姜太公无奈,便把她封为“穷神”,并规定,凡是贴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老百姓便家家户户贴“福”字,燃放鞭炮,驱赶这个不受人欢迎的“穷神”!

各种各样的书体,形态各异的“福”字,寓意一般有四种:一是“长寿”,即多福多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即财多物丰,多福多贵,大富大贵;三是“康宁”,即身体健康,生活安宁;四是“德厚”,即积德行善,品德高尚!

但是,您知道“天下第一‘福’”吗?

所谓“天下第一‘福’”,指的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笔书写的“福”字!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书法家,还真不少:唐太宗书法:书风雍容和雅,丰满润朗,跌宕留美,字势多奇拗;武则天书法:笔划婉约,圆转流畅,意态豪纵;宋徽宗书法: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康熙书法:清丽洒脱、精妙小楷;乾隆书法: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

这个“福”字形体偏瘦,偏长,较为“苗条”,造型奇特,巧妙地将“子”“田”“才”“寿”“福”五个字形有机组合,巧妙融合,浑然一体!您的慧眼能看出来吗?

这个“福”字左边的“礻”字旁,既是草体“子”,又是“才”;右边的“畐”既是草体“多”,还是“寿”,右下角的“田”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左右两个部分构成的“福”字,实际上包含了“多”“子”“才”“寿”“田”“福”等六个字的形体和意思,寓意非常显豁:多子、多才、多寿、多田、多福!更有“福”字正上方的篆刻“康熙御笔之宝”印章一枚,——想一想,春节若能买得这样的一张“福”字,挂在客厅、堂屋,那还不该成了“镇宅之宝”,让全家人大富大贵,青云直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能流畅自然,不着痕迹,实属罕见!更为珍贵的是,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五福合一”之“福”,又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