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50040361081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临床上常以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的高低来判断血糖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定标准: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当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当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时称为糖耐量异常,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前期,如不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几年内就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人体血糖的高低受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调控,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处于较低水平,称为基础胰岛素,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当时食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素受高血糖的刺激迅速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来增加血糖的利用,将血糖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因此,空腹血糖升高时,表明胰岛细胞分泌的基础胰岛素不足,反映出胰岛细胞的功能开始受到损伤,但仍然对餐后高血糖可以做出迅速反应,即这种损害较轻,有机会得到改善和恢复,这就要从引起其发生的原因入手,积极进行干预:

饮食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量、吃的过量等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全天摄入总热量,特别是减少主食的摄入量,粗细搭配,注意低盐脂饮食。


缺乏运动,坐的时间过长,特别是超重肥胖对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因此加强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爬山等均有助于改善并恢复胰岛功能。

生活不规律、情绪大幅波动等,对人体代谢机能境外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平日要心平气和,遇到不急不躁,保持良好心态,知足常乐,笑口常开,对降低空腹血糖均有益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