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康明:我在用“心”抗疫

来咸宁已有20天了。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我通过面对面、视频和电话连线等方式与前线的医务人员、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沟通,为他们调适心理、舒缓压力,提供专业、科学、健康的心理卫生服务,并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虽然辛苦劳累,但心里满是欣慰。

一天,我进入感染病区,见到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问她最近的感受。她跟我诉说:“我在这个医院住了一个月了,和我一起住院的、在我后进来的都出院了,为什么我就是不会好?经过多次核酸检查,一次阳性,一次阴性,就是不会两连阴,一直不能出院,搞得我头晕脑胀,在这里活受罪啊!”她一边说一边哭,情绪十分低落。我听她说完,耐心给她讲解了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针对她的疑问,一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告诉她新冠肺炎的普遍特征和特殊性。我耐心劝导她:“你现在实际已经处于临床痊愈阶段了,就只差核酸检测的两次阴性结果。所以,你不用悲伤,只要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通过有效的沟通,她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和意见,情绪也平复了许多。我离开病房时,她向我表示一定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争取早日出院。虽然面部遮着严实的口罩,但我仿佛看到了患者脸上久违的笑容。

今天刚一上班就接到感染科的电话,说有一位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我穿好防护装备立即赶往病房。这是一位64岁的大姐,来医院后反复出现失眠、心慌、脾气暴躁、不配合治疗等情况,经仔细询问才了解,她主要是担心自己好不了,更担心自己的母亲年纪大,别人照顾不好,住院时间越长,焦虑、紧张情绪就越严重。听她诉说后,我为她分析了出现症状的原因,告知她的身体并无大碍,那些症状均来源于焦虑。之后对她施以了松弛疗法,并鼓励她相信自己、相信科学,同时帮助她转移注意力,给予她支持和肯定,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临走时,我握起拳头对她说:“你一定会好!你一定行!加油!”她也自信地握紧拳头向我表示:“我一定行!加油!”

除患者外,一线的有些医务人员也出现了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医疗工作强度大,加之厚重的防护服给身体带来的种种不适,下班后单独隔离于狭小空间,不能运动、缺乏交流,生活节奏全部打乱,情绪不能及时得到舒缓,继而出现入睡难、易早醒,甚至整夜无眠。其次是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新的“敌人”,工作中难免存在无形的巨大压力,有的医护人员过度警觉,甚至出现病毒无处不在的不良感觉。因此,我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深入临床一线,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引导他们正确识别不良情绪,合理表达宣泄,掌握松弛技巧,提升自我管理,有效帮助他们尽快、安全地度过难关。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些天,我穿行于医、护办公室与病房之间,用言语去帮助,用倾听去抚慰。每当看到一个个患者痊愈出院,一名名同行露出舒心的笑容,我真切体会到了职业赋予我的幸福与满足。我欣慰地对自己说:在这一特殊的战场上,我在用“心”战斗。

康明 (云南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