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世界人类图鉴」丝绸之路的栖居者:中东、中亚和北非的平均脸

系列回顾:

中东、中亚和非洲东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部,伴随着战争、货物和人口的流动,历史上的陆上和海洋丝绸之路经过此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各色人群,因此本帖中会有很多混合类型,相互差异也会比较明显。(北非沙漠地区的类型也会在此贴出)

安纳托利亚与高加索地区--印欧人大迁徙的中转站

安纳托利亚型(Anatolid )

介绍:混合了迪纳拉型特征的亚美尼亚类型,是西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主要类型,可能主要来自于古代地中海类型和亚美尼亚型的混合,如今成为了土耳其占主流的类型,在叙利亚阿拉维派地区、黎巴嫩、克里米亚、巴尔干、希腊、高加索和伊朗也有分布。往往有精致的五官和中等的身材。

Mtebid型(Mtebid)

介绍:高加索群山区域的地区类型,可能产生于迪纳拉-亚美尼亚人群对山地生活的适应。Mtebid型广泛分布于格鲁吉亚人以及车臣、印古什和奥塞梯人中。

伊朗高原和阿富汗--丝路人群流动的节点

伊朗型(Iranid)

介绍:伊朗高原的典型类型,法尔斯和伊朗西南部的重要类型,是库尔德人,卢尔人,塔里什人,吉拉克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于土耳其东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在阿富汗、印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也能发现。长脸,五官比较精致,褐色或黑色头发,深色眼珠,部分人拥有鹰钩鼻,中高身材。显示了地中海类型和阿拉伯类型的影响。

原始伊朗型(Proto Iranid)

介绍:一种比较粗犷的伊朗类型,具有一些克罗马农型的特征,可以认为是欧罗巴-阿非利加型的东方变体。这种类型比普通的伊朗型和黑海型古老,主要分布于伊朗高原北部、土耳其东部,尤其是库尔德地区和北法尔斯地区,在黎巴嫩、高加索和巴尔干也有发现。通常拥有棕色到黑色的头发,大多为深色眼珠,少数有蓝色或绿色的眼珠,中高身材。

印度诺迪克型(Indo-Nordid)

介绍: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和兴都库什山脉的类型,与印度型有关,但含有一些独特的古老成分,可能来自古代雅利安人含有的原始诺迪克成分。常见于帕坦和努里斯坦地区,在克什米尔、帕米尔、塔吉克斯坦以及新疆偶有发现,尤其是在当地最后的异教徒(非伊斯兰教徒)卡拉什人中。(中国的帕米尔族可能也有一些这种类型的)

印度-伊朗(Indo Iranid)

介绍:一种相对晚近的类型,产生于伊朗型人群和印度-短头型人群的接触过程中。高频分布于俾路支人、布拉灰人、帕坦人、普什图人之中,广泛分布于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影响力远及北印度和东土耳其,形态变化较大。

突厥走廊\\中亚地区--草原、山地与绿洲的三重奏

图兰型(Turanid)

介绍:内陆欧亚草原地区的人群,通常中等身高,狭长眼,上肢较为发达,眼间距较近。可能起源于贝加尔湖、阿尔泰山、天山一带,由于蒙古入侵,不少地区的图兰人被替换为通古斯人。帕米尔高原的乌兹别克人、维吾尔人是图兰人中相对强壮的部族,可能受到了古代安德罗诺沃人的影响,安德罗诺沃类型常见于俄罗斯鞑靼人,在匈牙利平原也有少量图兰型人群。在阿尔泰山地区也曾经发现了典型的图兰人头骨,尽管如今此地处于通古斯人的影响之下。

安德罗诺沃-图兰型(Andronovo Turanid)

介绍:北方图兰型人群,在匈人、柔然、哈扎尔和唐帝国扩张前分布更广泛,受到古代安德罗诺沃人的影响。可能在(俄罗斯)萨马拉新石器文化人群中分布广泛。如今常见于俄罗斯喀山的鞑靼人中,在其他突厥语民族中也有分布。

跨里海型(Transcaspian)

介绍:里海周边的类型,结合了高加索型、咸海型和伊朗型的成分。通常是短头型,深色眼珠和头发,但肤色相对较浅,鼻梁较长,身材比其他中亚人高。可能是古代粟特人、花拉子模人、阿兰人和蒙古人的结果。常见于土库曼斯坦,也见于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

中央帕米尔型(Central Pamirid)

介绍:最为典型的帕米尔型类群,也被称为山地帕米尔型。 常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图兰型人群,常见于塔吉克高原,但在塔吉克之外的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也有分布。在古代,这种人群分布比现代广泛,后被通古斯人挤压至如今所在地区。

东帕米尔型(Eastern-Pamirid)

介绍:最像欧洲人的帕米尔型类群,常见于塔吉克斯坦东部,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尤其是瓦罕走廊周边地区。与其他的图兰类型向别更接近亚美尼亚型人群,可能代表了突厥人扩张前当地亚美尼亚型人群的残留。

平原帕米尔型(Plains Pamirid

介绍:分布最广泛的帕米尔型类群,多少受到了咸海型人群影响。常见于乌兹别克人和维吾尔人之中,在塔吉克人、哈萨克人、阿富汗人甚至安纳托利亚人、汉人和匈牙利人中也有分布。

闪米特走廊\\阿拉伯地区--新月武士的扩张之路

东方型(Orientalid)

介绍:一种广泛分布的地中海类型,常见于北非到中东的草原和沙漠地区,长脸,黑发,比欧洲的地中海类型肤色和瞳色更深,嘴唇更厚,更常出现鹰钩鼻。可能发源于冰河时代的古地中海族群,适应了气候,通过商业和战争扩散到东非、北非、印度和欧洲。包括伊朗型、埃及型、利比亚型、阿拉伯型、亚述型、亚美尼亚型等子类型。

阿拉伯型(Arabid)

介绍:典型的东方型之一,大多说闪米特语系语言,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迁徙到各地,常见于阿拉伯半岛和北非(被柏柏尔人等土著大量混血),阿拉伯商人将他们的血统散步到地中海沿岸和东非、印度、印度尼西亚,犹太人则将其带至欧洲(犹太人也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最明显的特征是大而鹰钩的鼻子,普通身高。

亚述型(Assyroid)

介绍:混合了亚美尼亚和阿拉伯类型的闪米特人,是古亚述帝国和赫梯帝国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经被稀释,但是在伊斯法罕犹太人(伊朗犹太人),甚至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德裔犹太人,爱因斯坦就属于这支)以及叙利亚、伊朗人中都可以发现。中世纪时有部分移居印度、非洲、欧洲,如今在波兰、白俄罗斯、莱茵河谷、印度、巴基斯坦都偶有发现。随着犹太人的迁徙,在美洲和世界其他角落也有分布(男子神似爱因斯坦啊~女子神似阿伦特~)

也门型(Yemenid)

介绍: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类型,具有更多山地居民的特征,常见于也门南部和中部,在阿曼、阿联酋,索科特拉岛和沙特部分地区也有分布。随着迁徙和商人的脚步,在东非的马尔加什人、苏丹阿拉伯人甚至印度、伊朗也能发现他们的影响。

埃及型(Egiptid)

介绍:现代埃及的人群类型,中等身材,常见于埃及尼罗河谷。可能是古代从南方,西方而来的亚洲移民以及柏柏尔人的混合产物。最典型的代表见于埃及科普特人中,在穆斯林中比例略低,在北苏丹也有发现(平均脸很有塞西、穆巴拉克、纳赛尔的风韵)

撒哈拉沙漠地区--拼命活着的游牧民们

锡瓦型(Siwa)

介绍:一种独具特色的柏柏尔人类型,典型代表分布于埃及的锡瓦绿洲等地,在利比亚和其他的埃及绿洲也有分布,他们很少走出沙漠与其他人群发生交流。锡瓦型人群通常体毛发达,拥有浓密的卷发以及较短的鼻子。

图阿雷格型(Targid)

介绍:撒哈拉沙漠的特殊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以及东方类型有关,类似于欧罗巴-阿非利加型与利比亚型,但更为适应沙漠生活。典型类型见于图阿雷格人中,也见于桑海和卡努里人中

摩尔型(Moorish)

介绍:西撒哈拉地区一种较为晚近的类型,可能形成与土著柏柏尔人群和西埃塞俄比亚人的融合过程之中。如今常见于毛里塔尼亚,在摩洛哥,特别是沿海地区,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也有分布。

费赞型(Fezzanid)介绍:撒哈拉型与当地古老人群的混合产物,主要分布于利比亚南部的费赞地区以及图阿雷格人的Iravellan部族中。在马里的桑海地区等地也有分布,这可能来源于柏柏尔人的入侵和奴隶贸易。

中尼罗型(Middle Nile)

介绍:苏丹北部尼罗河谷的人群类型,属于东方类型、埃塞俄比亚类型和苏丹类型的混合,尽管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交流,但样貌特征依旧较为多变。

原始撒哈拉型(Paleo Saharid)

介绍:一种非常古老的类型,与原始埃塞俄比亚人以及科伊桑人有关。在Tibesti山脉Toubous中较为跺脚,在利比亚、苏丹、马格里布和撒哈拉沙漠的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