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如何评价李子柒的文化输出?


李子染之所以这么火,本质上是人们对天道自然之道的向往。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要想活的好,就要学习认识天道自然之道。以天道自然之道理身,理家,理国,理业。


道常无名


李子柒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并非文化的输出。

李子柒能火,是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故事和情景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能在祖辈的口中所得知。

其实,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这样的姑娘应该是很多的。李子柒火起来,是因为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

所以说,李子柒只能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输出。

李子柒的生活太过于理想化,太过光鲜靓丽,完全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真正的文化是有生活的苦难,是教人们如何正确面对人生的苦难。

还记得刘媛媛在《寒门贵子》中演讲词吗?

“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这个事故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才是正常人的一生,这才是正常的乡村生活。

刘媛媛出身寒门,她还搞笑说自己家连门都没有。农村父母都是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儿女拉扯大,并没有像李子柒那样理想化的生活。


卿说


今天的战争是无硝烟的文化战争,这样的战争可灭根,可灭魂。

我很少去看李子柒的视频,不过只要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好事。

按照现在发展的脚步,中国已经要从追求物质丰盛,跨越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层面。

精神自由是各种放松,各种玩。

灵魂解脱是学习是成长。

所我们必须对外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真的可能老外都比我们还懂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

文化输出有这样的特点,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

看看国外的文化,暴力,英雄主义,“自由开放”,这样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大家应该清楚。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儒:人与社会,释:人与自己,道:人与自然。

我们的大佬说过,中国这头雄狮站起来了,不过他是和蔼可亲的。

如果李子柒能唤醒国人,中国是一个文化强国,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强大底蕴的国家,如果可以大功德一件。

中国沉睡太久了,是时候站起来了,今天刚好是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那么多被啥是啥原因,是有文化汉奸在搞鬼。不对外输出文化,就会被动吸收外来文化,对外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放全世界就是解放全中国。


国学兴道场


难怪有人说“一个李子柒顶500座孔子学院”,何以会如此说?

其实,高铁、5G、李子柒,给世界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科技美感、鲜活人性的“乐活中国”!


“文化输出”,这一稍显政治化的术语,无疑将李子柒“小而美”的“古风美食”系列视频,等同于中文国际电视台、访问汇演、文艺对外交流活动,那样的高度与敏感度,与李小龙电影、“舌尖上的中国”等中国风一样的规格,所以不妨叫文化交流、文化影响比较接地气、恰当一些。

甚至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近代西方科技与人文的断裂、张力,以及现代与传统的“断裂”,讨论“李子柒文化现象”,对一个正在走民族复兴及现代化的古老而年轻的国家,意义十分重大!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青山绿水”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前现代”可不可以直接进入“后现代”?欧美及中东国家的粉丝们,对古风美食、诗意田园的“共鸣点”在哪里?对我们过于西化、单一的“城市化”有什么警示?

一直以来,我们有一种固化的“老干部思维”,谈及“文化输出”、对外形象,大多属于“秀肌肉”、彰显硬实力和软实力,比如我们津津乐道的高铁、5G之类,其实我们的中华文化自古及今,有更“厉害”的、似乎“阴柔”的、更有价值的“文化精粹”,被我们淡忘忽视。

乐活以为可以思考的东西很多,今天就所问先谈三点:

一、被低估了的中华美食文化

《兰州拉面》、端午粽子、豆瓣酱、花茶果蔬制作炮制等这些视频,让无数国外网友点赞激赏,打动他们的心,也让心灵在钢筋水泥丛林飘荡迷失的都市人,找到回家的感觉,进而嗅到“妈妈的味道”!

我最近也以此话题写了些评论与网友互动,有位老人留言说看到这些画面,很想他娘他奶奶,看来是动了情的。由此可见,中华美食文化的奥妙和博大精深,被我们小看低估了。

我的一个直感是,我忽然发现“吃饭是一件很文化的事”,老祖宗们的“大智慧”就在里面,每天吃着盒饭泡面的现代人,凭什么就敢断定我们比古人“先进”、“文明”?

“大道”就在百姓日用之中!“饮食男女”概括了一切人类文化的精髓,无论古今中外那个民族的人均如此,这才是“文化输出”最好的切入点。有人评论说,“李子柒的视频顶500座孔子学院”,这的确应该让我们深思给我们许多启示。

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善美”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字幕,没有英文提示解说,但毫不影响传达,这说明我们不同文化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隔阂”、“文化冲突”,一些超越种族的人类共同的情感是无差别的。

无论来自哪里,属于哪个文化圈,人们对李子柒的勤劳勇敢、孝敬奶奶,都同样是十分敬佩的,很能引起共鸣。

她的励志故事,无论在那个文化圈那个国家都是正能量、阳光向上的成功范例,也同样应该感动现在无数的九零后年轻人。她遭遇原生家庭变故,失去父母爷爷,还要照顾赡养重病在身的奶奶,她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担当起了对生活的全部责任,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把浊世转化为人间仙境,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不仅是当代年轻人欠缺的,也是我们那些搞影视传媒的,只靠砸钱堆积博眼球的作派,引以为戒的。

真诚、善良最宝贵,也永远不会落伍。

三、价值重建与本土审美趣味


乐活在谈论艺术话题时,屡次提到“本土审美趣味”,复活、修复、重建自己本民族的美感标准、价值观刻不容缓,绝不是小事一桩,这里我又必须再谈及。

我们的生活美学,似乎无论是农民或知识分子,都已彻底西化、同质化,以“洋气”为美。全国统一的西式单元楼,乡村家家都是西式“小洋楼”而且要砌豪华瓷片。最近兴起的“厕所革命”、旱厕改造,我们乡村学校也换上了最现代化智能设备,就是此类价值观的体现。

这里不是讲“逆城市化”,而是反思我们的“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物元循环,这些弥足珍贵的价值观它绝不是一无是处。

现代人的生命价值、幸福标准究竟是什么?难道许多地方不是跟古人一样的吗?现在看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魅力趣味,在国外、新一代李子柒这些90后身上获得了“新生命”,而且可以很时尚,焕发鲜活的生机,我们应该感到快慰!

可是很现实的疑问和怀疑,不是一时可以消除的!

在我们的“老干部思维”里,觉得丢人“伤面子”的落伍老土“四旧”,那是要摆脱丢弃的。而给我们增面子、扬眉吐气的是高铁5G,而不是李子柒摆弄的破坛坛罐罐,这些最好打破,成为现代化铺路石才好!

还有“落后说”,认为这些视频给外国人暴露了中国的贫穷落后,“美化说”又认为现实的农村没有那么美,这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观点看法。

我希望通过我的回答,改变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尊重民族本土审美趣味,树立起中国文化主体性意识,向世界呈现一个立体多维、科技美感、鲜活人性的“乐活中国”!

乐活谈艺论道,分享新知与感动!共勉!


乐活光阴


“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美妙的智慧,这些美食的味道伴随我们成长,世代相传,已经深深地转化为心头的幸福感,我们不能让这么美好的东西消失。”——李子柒

一个凭借原创短视频获得全网粉丝超5000万、视频播放量达到80亿的博主,用镜头记录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至今已累计播放超过200余条古法手作视频,其中的多条视频都曾被共青团中央转发点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李子柒独特的东方气质和古色古香的生活在不断地吸引着同样热爱中国文化的海外粉丝朋友。她的原创视频在海外播放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斩获YouTube银牌奖,作品更是频频上热搜。受到了一大批海外媒体报道,法媒称赞“她的作品给大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如今她在Youtube、Facebook等知名社交平台上的喜爱者已达到近千万的人数。从李子柒身上能够看出美食和古典文化可以冲破语言的限制,打破种族的屏障,优质的内容不论国别。

李子柒的作品个人色彩极其鲜明,在整个网络内容大环境中极易辨识且令人印象深刻。因她居住在乡村,便于就地取材激发灵感,中国人一些真实、古韵的传统生活被她呈现的淋漓尽致。沿袭古法工序、使用古朴炊具在她的巧手下烹制出了一道道令人惊艳的传统美食。那种返璞归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传递到海外朋友的内心,激发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共鸣。不得不说这样知名的社交平台,是让海外朋友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不需要大篇幅的文字描述,只看李子柒在视频中的匠心手作,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除此之外,李子柒还用实际行动助力文化出海。前段时间她受邀访问了马拉西亚,与老国王及其家庭成员会面,期间她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国文物——文房四宝赠予了老国王,此次马来西亚之行还被当地最受欢迎的网络媒体“当今大马”和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中国报”所报导。


刺猹少年


首先是,李子柒唯美的器具,唯美的制作,唯美食品加工,唯美的味道,唯美的动作造型唯美的自然景色,唯美清净的劳作场景,唯美的少女气质等。一切都带着古老朴实绿色的气息,实在是充满了神秘感,具有致命的诱惑。

其二,视觉的冲击,生活场景震撼人心,美食芳香四溢,令人赞叹,中华传统文化,就这样轻松的展示,传播出去了;

其三,李子柒视频展现的生活,正好让身心俱疲,生活在狭小,局促空间中受压抑的人群,眼前一亮,心胸瞬间开阔。很受人们青睐,羡慕,这就找到了与现代人心灵的切合点,人们似乎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于是乎,达到了苦心孤诣谋划的宣传,推介的效果,具有小中见大,以逸待劳,四两拨千斤之功效。这就让李子柒的文化输出途径与方式,胜过了大腕导演的创意之作。俗话说的好“有钱难买喜欢”!应该就是这种境况吧!





温馨古塬


李子柒展现的农家生活,舒缓宁静自然,是吸引都市人关注的原因。现在很多城市人生活节奏快,每天穿梭于钢筋水泥中,所以对自然的生活非常向往,这也是不仅仅在中国,也在其他国家得到反响的原因,我非常希望这样的文化输出越多越好,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美丽环境,看到中国人的乡村生活。


小历史大事件


这里就引用一句人民日报评论的话吧,其他感觉勿需更多解释。人民日报评论:“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卡瓦青年


改变了老外的世界观,至少是用来观中国的那一部分。于国有利的,都是好的,是对的,值得提倡的,学习的,推广的!传统文化要有人传承,要有人来发扬广大!


因为有梦


纷繁世界,人们向往生活的自然,关注李子柒的,大多数都市里的人,他们生活压力大,处在高楼林立中,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必然向往,包括国外的人,出于对中国乡村的原生态生活,这是他们没见过的,他们最多了解中国的文化限定在图书馆博物馆,所以这种下里巴人式的表达,更加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