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血寒:手脚冰凉、腰腹发凉、肢体麻木疲软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手脚冰凉、腰腹部发凉、皮肤色淡、肢体麻木疲软、怕冷恶寒等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居多,与此同时,还会出现月经后期痛经现象。有些人或许对这些症状并不放在心上,总觉得可能是自己比他人体质弱导致的,其实不然。

首先要知道,手脚冰冷是一种病症,尤其是天气一冷,则症状就会表现的愈发明显。手脚冰冷其实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血寒”导致的。血寒是血证的一种,另外还有血热和血虚,本篇我们就来重点说一说“血寒”。

究竟何为血寒?

血寒,即血分有寒,一般多为寒邪入血,或阴寒内盛,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表现为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少腹冷痛,月经延期,经色紫暗、夹有瘀块,唇舌青紫,喜暖恶寒,得温痛减。

此外,血寒的患者几乎都伴有“阳虚”之症,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口唇偏青。其中,怕冷、手脚冰凉是最为常见的表现,这是因为身体中阳气不能温煦远端肢体及肌肤所致。

有哪些不良因素可以导致血寒?

1、炎热夏季时节,过多食用冰冷的瓜果和饮料,导致寒气入体;

2、因爱美心重,寒冷天气穿着较少,保暖不足,感受风寒,造成外来寒邪侵袭身体,导致血寒。

久而久之,以上这些不良行为会伤及脾阳,阻碍脾之运化,气血不生,阳气不升,从而加重血寒。鉴于此,对于广大女性朋友来说,过食冷饮,尤其是经期是引起血寒之症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血寒所带来的危害,不仅只是单纯的手脚冰、痛经、怕冷这么简单,还会引起很多其他严重的病症,如果长期不进行调理,会导致不孕。

中医认为,血寒则寒凝血脉,血脉不利则气血不能正常输布,就会引起脏腑失养,尤其是肢体末端最容易受气血不利的影响。肢体不能濡养温煦,就易感受风寒,进而加重肢体的病症。因血寒常与瘀血同时出现,血寒日久可引起很多因瘀血而出现的疑难杂症。

虚寒证

临床表现: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扶阳袪寒

实寒证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