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望抗日功臣盧作孚在重慶北碚的故居,防空洞裝滿了臭燻燻的東西


圖為抗日功臣盧作孚的紀念館,坐落在重慶市北碚區碚峽路106號,靠山面水,環境優雅。

盧作孚,重慶市合川人,中國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農村社會工作先驅。

幼年家境貧寒,輟學後自學成材,1925年創辦的民生公司是中國近現代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1952年在重慶服用安眠藥辭世。

建國初年,毛澤東曾對黃炎培說: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4個人是我們萬萬不可忘記的,他們是:搞重工業的張之洞;搞紡織工業的張謇;搞交通運輸業的盧作孚;搞化學工業的範旭東。

盧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三大領域,並且在幾個方面都各有成就。

在紀念館的入口處,有一個鐵門緊鎖的小門, 這就是當年盧作孚先生躲避日機轟炸的防空洞。

1938年秋,武漢失守,大量後撤重慶的人員和遷川工廠物資近10萬噸,屯集宜昌無法運走,不斷遭到日機轟炸。

盧作孚集中全部船隻和大部分業務人員,採取分段運輸,晝夜兼程搶運,不顧日機狂轟濫炸,經過40天的奮戰,終於在宜昌失陷前,將全部屯集的人員和物資搶運到了四川。

看這電視劇《宜昌保衛戰》的朋友一定對這一幕印象深刻,當時為了搶救中國的工業設備,民生公司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盧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就沒有現在的中國重工業。

圖為防空洞旁邊,還有幾塊石碑。

圖為防空洞的門口,鐵門緊鎖,到底裡面裝著什麼呢?

走近一看,原來裡面裝滿了大罈子,不知道罈子裡裝的是什麼,隱隱有一股惡臭。

圖為紀念館的外景

圖為紀念館的門口,市民可以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圖為紀念館的門口重慶市政府立的“峽防局舊址”的牌子。

下面為筆者在紀念館內部所拍的照片。

圖為民生公司的輪船模型

圖為毛澤東的親筆題詞

圖為盧作孚用過的打字機

圖為盧作孚用過的電話和辦公桌

圖為盧作孚用過的電報機

圖為盧作孚和辦公室

圖為民生公司輪船上的小部件

圖為紀念館內盧作孚的浮雕。

圖為紀念館後面的瞭望哨

圖為紀念館裡面盧作孚父子的雕像,市民們圍坐在雕像周圍喝茶打牌,相信盧作孚父子一定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