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我写的诗那么多,为什么还得不到一个诗人称号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他们无论有没有文化都要玩个诗、写首词,附庸风雅一番。然而可惜的是,他们虽然热衷于写诗填词,可是后人并不买账,很多人写的作品甚至一首都没被流传下来


举几个例子来说,唐朝后领导农民起义的黄巢,他的确做过几天的皇帝,曾写了一首名叫《菊花》的诗。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话说这首诗写的还算不错,也流传了下来,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也模仿着来了一首,曰“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以上二位写诗都不算啥,清朝乾隆才是个作诗狂人,一个人写的诗词都快赶上全唐诗了,其中不乏让人啼笑皆非的


说乾隆皇帝是世界上诗歌产量最多的人都不为过,他一生写诗41863首,而唐朝流传下来的两千多位诗人的诗才不到五万首,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每天都没事干。曾经有官员为了拍马屁,专门将他的诗编纂成集,并引经据典来注释。那么他的诗究竟怎样呢?我们来一首品品吧。

《咏煎盐者》

一历篷芦厂,载观盐灶民。

樵山已遥远,釜海亦艰辛。

火候知应熟,卤浆配欲匀。

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

这是乾隆写的一首表现“煎盐者”的一首诗,从中还是能看出来这位万岁爷挺关心民间疾苦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乾隆既是个奇迹,也是个笑话,写了那么多,在任何诗歌史作中均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更没有人承认他是一个诗人,他的“一片两片三四片…”就让人哭笑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