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必买的“瑞兽”,后宫门前的镇门神兽,长相却从未统一

郑和下西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但是作为第一支航行到非洲的中国船队,郑和带回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这样一种动物,不仅被中国人当成“瑞兽”,还被明成祖点名要求成为每次下西洋的必买品。它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生物——麒麟。

麒麟自古以来就是祥瑞的代表,作为一种神话生物,麒麟被认为和凤、龟、龙为四灵,代表着吉祥。《宋书》更是直接称麒麟为吉祥神宠,主太平和长寿。

同凤凰有些类似,古人将雄性麒麟称作“麒”,雌性麒麟称作“麟”,而后世我们统称为麒麟。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麒麟的出现都代表着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相传孔子出生和去世之前都有麒麟出现,尤其是孔子出生之时,传说院子里出现了一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玉书”。当然这些是后世美化孔子而编造的故事,但是历史上有件事就传的有鼻子有眼,并且广为流传。

故事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鲁哀公此时正在现如今的巨野围猎,在打猎过程中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古怪的生物,鲁哀公也没有见过,于是在拼命追赶。赶上后一箭射中,后来才知道被射中的生物就是麒麟,可是因为受伤过重,这只麒麟很快就去世了,被埋葬在了现如今巨野县的麒麟镇的麒麟冢中。

而作为祥瑞的代表,故宫中也有这么一对麒麟,它们位于慈宁宫门前。慈宁宫作为明嘉靖皇帝为自己生母建造的养老场所,此后明清两朝很多皇帝的遗孀都曾在此居住。慈宁宫门前的一对麒麟长1.37米,高1.41米,龙头、鹿角、龙身、马蹄、龙鳞,尾巴似龙尾状舒展,形神兼备。

但其实如果说到麒麟的长相,那还是大不相同的。历史上麒麟曾由多种形象出现过,最常见的就是类龙样子的麒麟;但其实在唐朝,麒麟的外形更像牛马;而到了明清两朝,麒麟则更倾向于鹿形,这其实还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郑和下西洋到达位于东非的麻林国后,发现了长相酷似麒麟记载的异兽,它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黦黦。郑和看到后激动万分,这不就是记载中的麒麟吗?!郑和不敢怠慢,马上安排人回国传报发现麒麟一事,随后立刻亲自带着异兽回国。

当郑和回到国内后,朱棣及百官都看到了这只异兽。朱棣对此最为开心,毕竟按照记载,只有圣主在世,才会天降祥瑞麒麟显世,这是老天爷在肯定他的功绩啊。他吩咐画师作画,记载下他的功绩。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幅画,我们才能知道,原来传说中酷似麒麟的异兽,只不过是一只长颈鹿罢了。

可当时的人并不知道,为了满足天降祥瑞和天人感应麒麟现世的效果,在随后三次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都特地带回来了“麒麟”。

当然虽然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麒麟代表,但是最能代表麒麟真正形象的就应该是故宫中的麒麟雕像了。

而现在,不去故宫也能看到最“惟妙惟肖”的麒麟本麟。今年春节,肯德基和故宫合作,把故宫的六大瑞兽“带出宫,带进店”,打造了极具故宫元素氛围的瑞兽主题门店。

同时,肯德基还在此番祥瑞气息中,推出了集美味与福气于一身的瑞兽桶,只为给大家送上新一年的新好运,新吉祥。

而且,这次肯德基的瑞兽形象就是根据故宫中瑞兽雕塑一笔一线绘制而来,匠心守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美好,其细致程度令不少消费者都连连夸赞细腻,传神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