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更鼓制度: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丰富夜生活的更迭

我们都知道唐代使用的是“坊市制”,以此来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市场。为了方便管理,唐朝的时候就对城市实行了宵禁制度,禁止百姓们在夜间外出通行。白天结束的时候,会在顺天门击鼓四百通,关闭城门;然后再击鼓六百,关闭大街小巷的大门,禁止出行。这击鼓的这段时间,就是为了让居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回家。

一直到了唐朝中期,由于国家统治的衰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坊、市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朗,在人们居住的“坊”中也出现了商铺。在坊市制度被打破的同时,宵禁制度也逐渐废弛,有些坊市甚至会通宵营业。

到了大宋,由于商品经济的急速发展,在居住区都有了很多方便百姓生活的店铺,坊市制度彻底被打破。随着坊市制度的消亡,宵禁也就开始逐渐废弛,由原来的一更宵禁,变为三更宵禁。到北宋末年,开封府也逐渐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极大的丰富了开封的夜生活。

开封都城

那么宋朝的开封在放宽宵禁的同时,又没有那么多现在的“天眼”,大宋王朝是如何进行夜间管理的呢?

开封府的夜间管理

开封府对街道安全的夜间管理

古代没有路灯,加上大宋每年的开春会派人在城里开挖沟渠,由于没有水泥路、柏油路,大风一刮沟渠中的泥土便吹到了井口旁边,逐渐和地面变成了同一种颜色。白天还能够依稀见到井口,到了晚上便看不清井口了,于是就会“无眼人或有酒人遗身在内,必害性命”。所以,朝廷便着令让人在在井口上修筑护栏防止危险的发生。

同时,朝廷还会让人在那些坑洼处,修筑护栏,减少人员的损伤。

除此之外,开封干旱之日较多,而且风沙较多,开封也成为火灾的频发区,所以夜间的打更人会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号子。因此,宋代便设置了严格的防火措施,比如说是半夜之前必须熄灭灯火,如果要在夜间举行祭祀活动,则必须要报告相关的官员。当时,开封实行的是府、厢、坊三级行政机构,在各坊区设置了军巡铺,并且日日派遣士兵巡查。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望火楼,存储灭火的器具,用于及时发现火情和扑灭火灾。

在防火之外,还有很多防盗的措施。比如说每天晚上,分区域在街道上派遣士兵巡视。宋代的宵禁时间是晚上9点之后,凌晨5点之前,在这段时间内外出则需要被鞭笞二十下。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是为官府送信、婚丧、求医问药,这种急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除处罚。到了宋末,宵禁的时间便成了子夜12点。

放夜

在古代的许多重大节日期间,都会让百姓在夜间自由通行,称之为“放夜”。

宋代的“放夜”的时间比之唐、五代时期要长的多,尤其是在宋徽宗时期,上元节(元宵节)放夜的时间提前到了腊月十五,并且持续到正月十九,长达三十五天的时间。这种敢于让百姓在夜间自由活动的做法,从侧面也体现出了宋代朝廷对自己统治的信心。

在“放夜”期间,大宋的朝廷还在坊间设置了很多游玩的措施,比如说寺庙内设置乐棚、还会在各个街巷路口也设置乐棚来为居民提供服务。

宋徽宗

上文所述的对开封府的管理中,以宵禁制度为中心的夜间管理只是宋代更鼓制度中的一环。除此之外,更鼓制度还囊括了古代的计时方式、报时制度等等。

更鼓制度

更鼓,在《辞源》中的解释是“报更的鼓”。而在古代,“更鼓”则表示的是古代夜间的计时方式。我们常说的“三更半夜”,就是更鼓制度衍生出来的词语。更鼓,在进一步延伸之下,还可以理解为是古代官府对于时间的管理。宋代更鼓制度的主要内容便是计时和报时。

而宋代对时间的管理主要是属于天文观测机构——司天监。而更鼓制度的运行,则是主要是属于司天监,以及其下属机构天文院、刻漏所、钟鼓院等等。其中,天文院主要掌管的就是掌浑仪台,昼夜测验辰象等等;钟鼓院主要掌管的就是钟鼓、漏刻、进牌等事务。

其中与更鼓制度最为密切的就是钟鼓院。他们的详细职责是掌管文德殿的钟鼓楼,并且击钟鼓报更、报点、报时。

古代鼓楼(西安鼓楼)

宋代计时

宋代采用十二时辰制,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来命名。为了精确的计时,还将一昼夜的时间分为一百等份,每份为一刻。这种百刻的计时方式是用一昼夜中滴下的水量为准,将其分为一百个刻度,水流满一个刻度为一刻。这种十二时辰和百刻相结合的计时方式,称之为辰刻制。古代一个时辰大约是2小时,一刻大约是十五分钟。

到了夜间,宋代采用的更点制。古人将夜间的时刻分为五等份,称之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每更又分为五点。由于一年中的夜长是变化的,所以古代每更的长度也随之而产生变化。

在宋代,白昼报时多用辰刻制,夜间报时多用更点制。宋代更鼓制度是建立在大宋计时制度的基础上。

古代计时工具

宋代报时

在有了计时方式之后,接下来便是要报时了。宋代的报时方式有很多,主要方式是通过钟鼓提示、牌契显示、鸡人引唱等等方式。

牌契显示是宋代报时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时牌,一种是用鼓契。时牌,又叫做辰牌,主要用于白天的报时。时牌有七个,分别用于卯、辰、巳、午、未、申、酉等七个时辰。时牌用象牙制成,刻上金字,远远望去十分醒目。鼓契有两种,木制而成,上面一刻“鼓契”、一刻“止鼓”。这两种主要是为了传递晨昏之时的信息。鼓契用于戌时(19点至21点),是夜间开始的标志;止鼓用于辰时(7点到9点),是白天开始的标志。

鸡人引唱的方式就是通过人来报时,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位报时的人就是通过唱“鸡唱词”的方式来报时的,在《宋史》中有记载鸡唱词“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鸡人白天根据时牌转换唱时,夜间则是在每更转更的时候唱更。

钟鼓提示更好理解,就是在每天的整点时辰击鼓报时。在白昼的时正,击鼓15声,正午时分敲击150声;到了夜晚开始的时候,放了“止鼓”契之后,发鼓击钟100声,表示黑夜即将来临。到了黑夜则以更为计时方式,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更初,用击鼓来报时,点初则用敲钟来报时。

《长安十二时辰》报时博士庞灵

宋代更鼓报时的影响

直接影响

《东京梦华录笺注》有记载“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开封府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明确的时间划分,其中更点的划分为其生活划分提供了信息基础。虽然由于坊市制度的消亡,“坊”与“市”边界的模糊,“坊”与“坊”边界的坍塌,致使人们的活动交流频繁,而导致对于宵禁制度的废弛,从而消减了更鼓制度对人们影响程度。宋代人们的活动,已经不如唐初那么更点分明了。

间接影响

在历法方面,古代以来,天文历法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更鼓制度背后的一整套天文历法制度,更是发挥出了其作用,而更鼓制度字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宋代计时工具和计时方式的变革和更新。

在城市管理方面,上文也提到过,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的没落,对于民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而更鼓制度中宵禁制度的废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

在民众思想意识方面,宋代的更鼓制度深入人心,甚至宋代的人认为,更鼓制度和政治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了家国存亡。王安石将时间管理、时间仪器和国家的兴衰绑在一起,这种思想在古代世界是十分罕见的。

结语

宋代更鼓制度背后折射出的是宋代的天文、历法、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等方面的内容,比如更鼓制度中的计时方式,折射出了宋代的天文历法;而更鼓制度中的宵禁制度则可以折射出宋代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等等

大宋王朝的更鼓制度,作为当时社会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统治者而服务。他的存在为大宋的社会稳定、安宁和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