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为何能在日本战国逐鹿中笑到最后

日本战国时代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大战小战可谓不计其数,日本称为

“合战(かっせん)”,他们在合战中也经常采用《孙子兵法》中的战术,甚至战国武将还角色扮演,把自己想象成《三国志》中的人物来排兵布阵、兵法推演。当然,日本的合战没办法与中国古代的大战相比,一个合战小规模就千余人参战,规模很大的合战也就一两万人。日本战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被称作“日本战国三英杰”,他们引领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却结局不同,最后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长达125年战国乱局,成就霸业,笑到最后,其他两人成了陪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期我们将从“日本战国三英杰”的性格角度和《孙子兵法》慎战的角度分析这三个人不同的结局。

一、从一个日本笑话看“日本战国三英杰”的性格特点

不少专家在分析日本

德川家康最终获胜时往往聚焦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丰臣秀吉内部堡垒被攻破出现内讧德川家康投机取巧等等,对武将个人性格的分析却相对较少,而个人的性格特质往往会决定事情的成败。江户时代的平戸藩主松浦静山创作了一组俳句小笑话,分别对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的性格展开描述。俳句是日本诗歌的一种,一般有三句构成,字数分别是五、七、五,原文如下:

织田信长说:“鳴かぬなら、殺してしまえ、ホトトギス。”

丰臣秀吉说:“鳴かぬなら、鳴かせてみせよう、ホトトギス。”

德川家康说:“鳴かぬなら、鳴くまでまとう、ホトトギス。”

故事的大体意思是上述三人一起遛一只杜鹃鸟,可是这只杜鹃就是不叫。怎么办呢?织田信长说:“不叫,就把它杀掉算啦”,丰臣秀吉说:“不用杀,逼迫它叫就行拉,叫就奖励,不叫就惩罚”

,问德川家康时,他不紧不慢地说“那就等等吧,是鸟总是要叫的”。这个小笑话对三人的性格描述非常生动,也对后世日本人对三人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对织田信长看法是虽有雄才大略,但是做人残暴无情;对丰臣秀吉的看法是圆滑世故、知人善任,对德川家康的看法是善于等待时机,特别能忍耐,所以家康笑到了最后开创了江户时代。现在大部分日本人的基本观点认为德川家康善于忍耐、考虑周全,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二、真实的“日本战国三英杰”性格特点

1.织田信长(おだ のぶなが)


织田信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小时候脾气暴躁,个性十足,所以他的母亲并不太喜欢他,更喜欢弟弟信行,对他不太关心,这使得织田信长性格更为叛逆,根本没有把任何礼仪举止放在心上,读书学习更是不屑一顾,经常着装怪异,跑到城外与周边村里的孩子玩耍,不是偷桃摘李,就是下河捉鱼,当地人对他的行为十分不解,就称他为“尾张大傻瓜(尾張の大うつけ)”,他这种不按正常套路出牌的性格,在日后指挥战斗中表现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在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史书中对他的赞美更多一些,比如在重视阶层身份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却一反常态与平民交流,了解民间疾苦,且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普通平民一样与市里的少年一起玩耍等等。

信长还有一个称号是日本“战国史上最强的傻子(戦国史上最強の馬鹿)”,他到底强在什么地方呢?有学者认为信长少年时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是故意做给他人看的,试想一个孩子从小不受父母疼爱,他是不是要做一些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自己认真做事还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那就可能走向反面,做一些荒诞的事情引起父母的关注。据说信长

十几岁时开始偷偷研究火枪,并发明了新的战法,这才引起了他父亲信秀的关注和赞赏,但信长并非天才,据说信长表面看似放荡不羁,但实际上他正在偷偷节省吃饭、睡觉的时间研究战法,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傻子,但是最终他研究出了新的火枪战法,这种认真和忍耐精神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

织田信秀

父亲织田信秀去世后,信长继承家督之位,经过一番准备,在桶狭间之战(桶狭間の戦い)中他一战成名,打败实力强大的今川义元,威震全日本。之后信长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将敌对的大名各个击破,控制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一切看似顺风顺水,天下似乎唾手可得,为何信长被手下背叛而殒命呢?还要从信长的人物性格说起。

虽然信长忍耐力极强,做事认真,但是童年的心理创伤,使他的性格中多了些

残暴、多疑的成分,他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条,对自己手下的人也不例外,随着实力扩大,这种性格暴戾,心狠手辣的特点更加明显。他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被认为是不守信用,也导致他多次被盟友出卖,比如笔头家老林秀贞背叛、与弟弟信行骨肉相残、同盟浅井长政背叛等等,最后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本能寺の変)时被明智光秀谋反后自杀,距离终结战国时代只有“一步之遥”,本身也是个悲剧。

丰臣秀吉

2.丰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


丰臣秀吉的父亲只是下级武士,而且在秀吉幼年时就去世了。秀吉母亲改嫁后,秀吉因与继父不和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期间当过学徒、杂役、小商贩,后来在别人引荐下投靠织田信长,在当时等级森严的时代,秀吉出身低微,想飞黄腾达简直困难重重。幸亏秀吉很早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再加上他本身非常聪明,精于拉拢,敢于交心,逐渐得到织田信长的信任,成为信长手下著名的大将。

丰臣秀吉特别精于算计,在担任采购官的时候,他能够开源节流,为信长节省了大笔开支,但是他内心也有强烈的上进心,早就想好了有一天要独立称霸。在一次进攻美浓的战役后,织田信长命他将捉到的敌方美浓武将杀掉,按照常理秀吉应该绝对服从命令,但是秀吉并未杀掉美浓武将,而是把自己的长刀扔掉,对他说

“快逃,万一你跑不掉我还可以当你的人质”,这表明看来秀吉当了一次好人,实际上他是想让美浓武将感激他的做法,将此事传遍美浓,赢得人心,秀吉此举也可谓老谋深算。

织田信长因本能寺之变自杀身亡之后,秀吉势力已经是一家独大,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1590年秀吉终于击败实力强大的北条氏,形式上完成日本三岛的统一。此时秀吉性格上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一是穷怕了。得势之后骄奢淫逸,好色无度,花费巨额资金建造大阪城,造成了财政上的巨大负担;二是穷兵黩武。在形式上完成日本统一后,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就不再需要数量庞大的军队。这样一来大批武士面临失业的风险,已经失业的武士,变成“浪人”后又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秀吉思量许久,忽然脑洞大开,居然决定征伐朝鲜,进攻中国,结果在“文禄庆长之役(文禄・慶長の役,1592年至1598年)”

中秀吉军队遭遇大败,秀吉在最后一场侵朝豪赌中输掉全部身家。1598年秀吉病逝,随着他的死去,原本看似统一的日本又乱起来,丰臣家族和政权不久也随秀吉一起覆灭了。这位“战国终结者”事业未尽身先死,肯定有许多遗憾。

德川家康

3.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

德川家康生于三河,其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忠广,家康祖父松平清康死后,松平家成为今川义元的从属,家康被迫送到今川家做人质,而护送家康的人中途却将他专送给了织田家,于是在这里家康见到了织田信长,两人还成为玩伴,后来经过交换家康又返回今川家。家康在今川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少年时期颠簸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家康的性格既急躁偏执,又胆小沉稳。在桶狭间之战中主公今川义元战死,家康从此下定决心独立自强,勇于争霸天下,但是此时他明白自己实力弱小不能太高调。于是他结盟织田信长,实力不断扩大。织田信长死后,虽然丰臣秀吉实力一枝独秀,但是家康实力也不可小觑,秀吉虽然统一日本三岛,但是并未完全整合日本的各种实力,在秀吉死后,家康彻底占据上风,最后一统日本,开创江户时代。

整体来看,德川家康看似运筹帷幄,善于等待时机,但是日本不少学者也认为家康性格有很多缺陷,即

急躁偏执、胆小多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川家康虽然看似性格沉稳,善于等待时机,但是日本很多史料记录他性格急躁、易怒,而且他一遇到困难就把“切腹”、“求死”挂嘴边,吓得家臣赶紧阻拦,甚至他在听手下说话或自己思考时,不耐烦了就咬自己的手指甲。

(2)松平信康通敌武田信玄事件(松平信康事件)中,表明上是织田信长发来命令让家康解决掉其妻筑山殿和其子松平信康,但是家康可以有其他选项,比如当时筑山殿只要削发为尼则可免去一死,松平信康也可以流放,并非完全迫于织田信长压力。当时的情形是在三河有一股势力完全反对家康,并寻求与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结盟,而家康的妻子和儿子却与反家康势力为伍,导致家康决心除掉他们,这同样体现出家康性格中的暴躁、多疑。

(3)家康虽然平时看似沉稳胆小,却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理智,受到了“冲动的惩罚”。在三方原之战(三方ヶ原の戦い)时,武田信玄侵犯家康领地,信玄实力强大,兵力是家康的3倍左右,本以为家康不会出兵,可以轻松穿过家康领地“上洛”,但是信玄对他的蔑视,激怒了家康,家康不顾家臣反对,硬要追击信玄军队,结果惨败而归,家康也因自己的暴躁冲动受到惩罚。


孙子兵法

三、《孙子兵法》慎战视角下的德川谋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德川家康并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人,而是时而沉稳,时而暴躁的人,这样一个人物怎样成为建立德川幕府200多年基业的人呢?他是怎样从一个暴躁人物变为忍辱负重、老奸巨猾的,他的“忍者神龟”的性格是怎样养成的呢?

如前文所述德川家康原本性情急躁,遇事沉不住气,并非沉稳能忍之人,相比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确他运气稍好了一点,大战中鲜有败绩,但是真正让家康改变性格的要属三方原之战。当时虽然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组织联军对阵武田信玄军队,但是双方实力悬殊,德川氏、织田氏联军最后战败而归。后来日本史学家说德川家康在战场上临危不乱、指挥有序,但是也有传闻说他吓得大小便失禁,为了警示自己还找画师把他狼狈不堪的状态画了下来

(徳川家康三方ヶ原戦役画像)。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此后的德川家康学会了等待和忍耐,谋战布局上更加成熟。准确说家康不是能忍耐,而是因实力不足,不得不忍耐,不忍耐则被灭。

日本战国时代

其实纵观日本战国时代,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合战不胜枚数,于是笔者想到了

《孙子兵法》中的慎战思想。慎战字面理解就是慎重的对待战争。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一内涵,必须先从孙子对战争的认识谈起。孙子说:“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首先打仗得有士兵,士兵不能赤手空拳上战场,还得有武器,在孙子那个时代还没发明出骑马的脚蹬子,打仗得用战车。战车得有马来拉,那么要想马儿跑,就必须给马吃饱,要准备充足的粮草。战车坏了要维修,得有维修工具,士兵也要吃饭,得带粮食,还得有炊事班,这么一算,去往战场一路上准备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

古代打仗运粮可是大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比如汉代远征匈奴,后方运送补给出发时如果有十车粮食,运到前线只能给他两车,为什么?因为有四车粮食路上就被运粮部队吃掉了,还要留四车给他们回来的路上吃,所以要是这些都没想到,没准备好,就让十万大军上战场,那不是白白送死吗?我们看《孙子兵法》全篇六七千字,

就是反复在算账,就是强调战争很贵、人很贵、马很贵、粮食很贵,战争成本很高,打不起!孙子要是思考到这个层次啊,还不能尊称为兵圣,他认为打仗得目的是什么呢?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利!

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代西方人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不变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利益”。《孙子兵法》里对“利”是这样理解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也就是对待战争一定要慎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战争。“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还有国家主公、带兵将领,不能逞一时之勇。不是胜了敌人你就赢了,关键要看你自己变强了还是变弱了。要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那不是胜,而是两败俱伤。

孙子讲“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俗话说“百战则民疲,百胜则主骄”,每次战争都有代价,都有消耗,何况都百战百胜了,还在打,说明这仗打的质量不高,没解决问题,所以孙子的思想是“求全”,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胜,最好把敌人也保全,为我所用。那么,更高明的手段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仗还没打敌人就先屈服于你了,这也是孙子兵法“慎战”思想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德川家康虽然不能达到“慎战”的最高境界,而且他本身具有看似沉稳忍耐,实则暴躁冒进的两面性,但是他并非“目光短浅”,而是懂得顾全大局,坚持到最后。丰臣秀吉死后权力的天平开始倾向家康,1603年家康出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德川幕府,日本正式进入江户时代,1615年,家康彻底消灭丰臣氏势力,从此一统日本站稳脚跟,开创了德川幕府200多年的基业。


为何丰臣秀吉明明清楚德川家康是丰臣氏最大的威胁却没有将德川家康除掉呢?

丰臣秀吉是通过“质母嫁妹”的方式来换取德川家康臣服的,对其它大名的控制也不过是在名分上迫其臣服而已,让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已,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日本原有的大名割据局面。只是从互不相服的局面到了有一个“带头大哥”而已。

丰臣秀吉明知道德川家康是丰臣氏的最大威胁,但却拿德川家康没丝毫办法。如果没有德川家康的确凿不臣把柄就强行除掉德川家康的话就会失去了维持分封制度的一整套秩序,就会滋生出N个德川家康来,毛利氏、岛津氏、上杉氏、伊达氏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德川家康。就像鸿门宴上项羽想杀刘邦,但总不能以臆断刘邦有野心就把刘邦杀了一样,如此可杀,那么天下谁人不可杀呢?

过去有副对联,上联是: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下联是: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古今无完人。以心论罪,那么谁人无罪?贩夫走卒都有臆想成为天子的,更何况那些有实力角逐天下的诸侯、大名们。没有重大把柄在手就将对方除去的话,那么自己将以何种道义与法理来号令大名、诸侯呢?

德川家康的政治秘诀

德川家康时期是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的特征就是日本天皇的王权旁落,而作为辅政的幕府势力因垄断了军权或者军事能力强势从而垄断了政治。但是德川家康曾经说过:“政治的秘诀是让农民半死不活”,为什么德川家康会说出这句话?


德川的思想中体现了比较典型的士族政治理念和封建专制统治理念,这一理念与商君书中的弱民思想,不谋而合,通过让老百姓保持着不发达、有限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忙于应付家庭开支和皇粮国税,从而没有时间、精力在政治诉求上面多做非分之想。

早在先秦时期,变法者商鞅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商君书》提出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要大家统一思想,要知道,这天底下最难统一的就是缤纷的思想,但统治者最卖力的致力于统一人民的思想。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自古以来,国民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民强则国弱,民弱则国强,想要国强,必须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农民强大了,国家就丧失了控制,那么整个国家就危险了。因此,想要国家强大稳固,民必须弱。

疲民:让老百姓有事做,不在社会游荡,务求焊死在一块区域中,不能让其自由流动,互通有无,为民寻事,忙于生计,疲于奔命。老百姓不得安宁,统治者就安宁了,就好操控局面。

辱民:一是让民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收缴生产资料,无恒产者无恒心,让老百姓只好打工挣钱活命,无暇顾及其它。

实现这五条理想,天下太平也,万一实现不了,商鞅也给了打补丁的建议——杀之。此五者若不灵,杀!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吃不上饭,很多人都饿死,发生了很多惨无人道的事情,但是只要让农民饿不死,他们有个希望,只要好好干活,就可以有饭吃,就会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种地过日子。

同时,又不能让他们日子过得太舒服,饱暖思淫欲,同时也会有异心,毕竟欲求无度,过得好又想更好。但是更好的又被统治者把持,他们心里就会不平衡,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利和利益。这样国家不安,政权不稳,怎么能控制他们?所以让他们吃不饱饿不死,只想着能尽快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也就是“让农民半死不活”。

对比信长、秀吉、家康三人,我们会发现,信长、秀吉都聪明无比,实力超群,但都因性格缺陷导致失败。信长距离统一日本只有“一步之遥”却被部下背叛自杀身亡;秀吉刚刚统一日本成为“战国终结者”,却穷兵黩武大败而归,抱憾而终;家康因改变了暴躁冒进的性格,也改变了命运,成为战国逐鹿中笑到最后的人。

因此我们说有的时候,不懂等待、不会忍耐是一个人巨大的性格缺陷。这等也是有学问的,等什么呢?不能无谋干等,自寻死路,需要一边等伐谋、伐交的时机,一边修炼内功,实际上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一剑封喉的机会就来了。对于家康而言,他能笑到最后关键在“改变”,可见改变自己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