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热血青年”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距今日整整95周年。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关于孙中山先生各方面的研究论述很多,大家了解的都不少,这里并不想尝试写一篇学术报告……

不过……你是否知道,孙中山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热血青年”,整个人生的履历就像一部“热血青年奋斗史”。今天就选取一片小剪影,来致敬这位大英雄!


01 名字要热血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在历史课本乃至各种百科词条里,名字最多的名人,非他莫属!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

名字别号:德明、帝朱、载之;

化名:陈文、林行仙、兴公、吴仲、山月、武公、高达生、肃大江、无恙生、强武、李竹痴、东山;

外国名:高野长雄、中山二郎、艾斯高野、杜嘉偌(Dokanno)、Nakayama、Longsang、Alaba;

笔名:杞忧公子、南洋小学生、中原逐鹿士

↑ 以上内容整理自,《孙中山名号介绍》(刘红著,发表于《公安大学学报》,1985年3月2日);《辛亥年孙中山在伦敦化名考》(李纾著,发表于《学术研究》,2002年10月25日)

名字不仅多,还霸气,还有外国名,Tonny老师和Henry同学赶快来学习一下……

起这么多的名字当然是因为“革命工作需要”,彼时孙中山先生奔走于海内外,经常要用化名对外联络。

但你品,你细品,“肃大江”、“李竹痴”、“无恙生”、“杞忧公子”……

有没有嗅到宅男熟悉的……中二气息?

正所谓就怕中二有文化,孙中山不仅少时将一腔热血寄于名号,就连其母依当地习俗而起的乳名“帝象”,都霸气如厮。

换个角度想想,也不知令后世作家少了多少笔名和主角姓名?


02 上书李鸿章

1894年1月,时年28岁的孙中山主笔,写了一篇8000余字的《上李鸿章书》。

《上李鸿章书》

他认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同年6月,孙中山到达天津,通过关系找到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盛宣怀读过,对孙中山很有好感,就带他去会晤李鸿章。

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6月份的李鸿章正忙于备战练兵,加上他认为孙中山这样的年轻人根本不懂治国,因此闭门不见。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然而仔细读一读《上李鸿章书》,请答题:

假如你是李鸿章,用一句话形容你的心理活动?

大概就是颇有几分无奈的——

事实上,作为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作为一手创办北洋水师的统帅;

作为一辈子浸淫晚清官场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而今已然年过古稀的“李中堂”。

这变革的道理,恐怕是,晓得做不得。

而可推行的变革的办法,些许“洋务”,却也如同溺水之人身负巨石苦苦挣扎,终是抵不过时代的奔流……个中滋味,实难评述。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所言所述,皆是意气风发之青年人,对于兴国救民的一腔热血和理想主义,对于千疮百孔的大清国而言,不过是一纸空文。

不知71岁的李鸿章听闻孙中山事迹之后,是否会想起道光二十三(1843年),20岁的自己——

北上入京,“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更是赋诗十首,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为世所传诵……

只可惜,庸庸政事磨平少年意气,功名利禄凉了满腔热血。

李鸿章


03 民族英雄

1894年7月,李鸿章拒见孙中山之后一个月,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课本上讲,这次闭门羹让孙中山对改良救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从“改良派”变成了“革命派”。

嗯……这么不坚定的吗……如果我见不到你,那我就再不见你?

事实上如果不是非要上升到“主义”的高度,这个事就很好说明白。

就像语文的阅读理解,作者没想到的,标准答案都想全了。

有人cue我?

当年人家只是很单纯的想要实现胸中抱负,强国富民,为此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哪考虑到什么意识形态。

结果一方面李鸿章避而不见,一方面坚船利炮轰破国门。

孙中山一思量,指望不上别人,不如我自己来干!

于是当年9月来到檀香山(火奴鲁鲁,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在“华侨风气尚极闭塞”的情况下,奔波数月,以赤诚之心唤醒侨民爱国之情,共得到20多人的协助,终于——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意为“振兴中华”,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

孙中山像

自1895年之后,正如孙中山所说,他“环绕地球,周游列国,一面考察各国的政治得失和古今国势强弱的道理,一面做我的革命活动,约计每年绕地球一周,到武昌起义前,大概绕过了地球六七周”。

在经历了数次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不改初心,“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国父”。

他的著述《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多次被集结出版,影响至今。

青年孙中山

借用《建国方略》中的一段话作为本篇推文结语,再合适不过: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