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终结乱世开创光武中兴

大家都知道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这东汉的建立者刘秀,则被很多人称为位面天子。刘秀出生于皇室,虽然拥有皇室血统,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其家庭早就衰败了。其父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而已,早早的就去世了。刘秀在当时也以种地为生。在王莽改朝换代之际,社会矛盾激盾尖锐的情况下

刘秀首举义兵,最终推翻了王莽的政权。身处乱世,却不用严刑峻法,而是收拢人心,制定法律政策,稳定社会,一时间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社会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开创出“光武中兴”这一盛世。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谈一谈刘秀是如何终结乱世,一统天下。完成了一个农民到皇帝的华丽转变,从而开创出光武中兴这一盛世的前因后果。


忍辱负重,历经磨难

刘秀早年丧父。不久就被其叔父刘良收养。以种地为生。王莽时期在长安太学求学。在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王莽当时又进行不切实际的改革,而导致各地武装起义不断。在这一背景下,刘秀和其兄刘伯升也招兵买马推翻王莽。

在“昆阳之战”中,刘秀有勇有谋,大败王邑,王寻的军队。使得王莽的主力部队损失殆尽,刘秀和刘伯升兄弟在这次战役当中立下了大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功高镇主而遭到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于是,他就连夜下令将刘伯升和其手下将领统统杀害。

刘秀在得知刘伯升被杀后非常的伤心。虽然有举兵报仇的想法,奈何更始帝实力强大,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撼动更始帝。遂采取“隐而不发”的策略。向更始帝谢罪。表明自己对更始帝的忠心。又断绝了和其兄长旧部的往来。因此才取得了更始帝的信任。

不久,更始帝开始重用刘秀任命他为大司马,北渡黄河镇抚河北各州郡。这也为刘秀以河北为根据地日后问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宽厚怀柔,善待功臣

东汉开国,百废待兴,而这些从前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文武大臣们如何安置呢?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而让这些娇兵悍将们放下手中的权利。这就成为了摆在刘秀面前的一道难题。

出于稳固皇权的需要, 刘秀开始以高官厚禄解除了一些文武大臣们的实权。采取“厚养”的办法,增加其俸禄,让他们颐养天年,逢年过节,君臣经常在一起聚会交流,联络感情,使功臣感觉皇帝没有忘记他们。

刘秀这种退功臣以进文吏的做法,很好的处理了君臣的关系。所以光武一朝,朝局始终稳定,没有出现功臣叛乱,皇帝屠杀有功之臣的局面。


化敌为友,楚材晋用

刘秀对待自己的功臣下属总是以诚待人,对于投降自己的人也是以德服人,从来不用刑杀之威,显示他非凡的驭人的能力。

当年,数十万的铜马义军因为粮尽向他投降,而他也不尽前嫌,将统军主将都封为列候,统领原来的兵马。而在当时,铜马军的将领在与刘秀交战的过程当中,曾经杀死过刘秀不少的将士。所以不少人都害怕刘秀秋后算账。刘秀知道后就独自一人到铜马军营进行巡视,和铜马军营将士推心置腹的进行交流。收服了铜马众将士的心。从而使得刘秀的队伍空前的壮大,士卒都称他为“铜马帝”

刘秀集团首先占据了河北作为根据地。再扩及河内、河南等地其发展的战略眼光是十分高明的。刘秀善于化敌为友,不仅表现在对待农民起义军上。而且在对待自己手下的将领,甚至是昔日的敌人都可以。从大局出发予以原谅。争取为自己所用,这就是刘秀的过人之处。

刘秀和王朝在河北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初战不利,险象丛生。此时的王郎早已在邯郸称帝,是有实力的割据政权,实力十分的强大,而在当时刘秀阵营的一些将领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写信取悦王郎,以留后路。

后来,刘秀大败王郎,攻克邯郸后,那些写给王郎的密信被如数搜出,成为罪证,一时间人心惶恐,当时很多的人都认为那些内奸要倒霉了。当事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内心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刘秀居然连信看都不看,反而当着各路将领的面将其一把火给烧了。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刘秀当时就说:“过去之事,当已知错,究之何益?今后相安,军中太平益矣。”


当时,许多忠于刘秀的将领建议大开杀戒,将这些背主求荣的人明正典刑。但是这一旦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激起兵变。同时也会削弱自身的实力,因此,刘秀从大局出发将心比心主动的去宽恕这些卖主求荣之人。因此,人们都被刘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

在刘秀消除群雄的过程中,洛阳之战是生死存亡的一战。而据守洛阳的人是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拥兵三十万,实力强大,也是当年杀害刘秀的兄弟刘伯升的主谋。

此时,刘秀的军队将洛阳团团围住,但是朱鲔仍然负隅顽抗。刘秀就派人对其进行劝降,刘秀深知朱鲔不愿投降因为他害怕刘秀报杀兄之仇。

刘秀当时就表示:“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就这样朱鲔最终归降。刘秀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洛阳,

刘秀为兑现诺言,当众封朱鲔为扶沟候,平狄将军,富贵终生。

刘秀的大度和宽容,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感召力,一些曾经和他为敌的人,纷纷投到他的麾下为其效力。


善于调和双方的矛盾

刘秀善于调和内外的矛盾。

大将贾复早年在真定大战中受重伤,有生命危险,为了安定人心,刘秀让人转告贾复,他要是不幸去世,会帮他抚养他的一对儿女。决不食言。

因此,众将士对刘秀的真诚都十分的感激,作战也比从前更加的勇敢,刘秀的势力也就这样的一步步发展了起来。

大将寇恂与贾复长期不和,刘秀就开始做工作,终于使二人前嫌顿释,成为至交。

东汉开国后,经济凋蔽,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刘秀推行清省刑法、清明吏治的政策。罢免贪官,选拔有才能的官员。

刘秀还赏识勇于任事,执法如山的官员。洛阳令董宣,执法不徇私情。有一次,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后逃入公主府拘捕逃逸。身为洛阳令的董宣,却不畏缩,带人直接闯入公主府拿人。以正法度,毫不退缩。公主回宫告御状。刘秀了解详情后,对董宣不但不罚,而且还赏钱三十万,并笑称:“汝真强项令也”由于刘秀的以法治国,一时间洛阳地区出现了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

在对待少数明族,刘秀也以和为主避免了双方的冲突。因此匈奴等少数名族也纷纷归降。


总结

刘秀在位33年从最初参加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再到后来消灭各个地方割据势力,一统天下。在军事和政治斗争当中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政策,惟求恢复稳定,乐见百姓安居乐业。他所建立的东汉王朝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优待功臣、赏罚分明、但是禁止他们参政;排斥三公。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等等。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出现了增长的局面。从而开创出了历史上有名的“光武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