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幽州之战,宋太宗中箭负伤,大败而归,大宋结束了统一的步伐

公元979 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后,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中原的一统大业。在北部边境,宋辽由间接峙变成直接对峙。辽对这一地区特别是幽州十分重视,除派大丞相、南京留守韩德让和大将耶律斜珍率兵防守幽州外,还在宋军进攻北汉时增派北院大王耶律希达、将领萧托古和伊实王萨哈加强防务。并在隋唐蓟城的基础上对幽州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从而使幽州城成为方圆36 里,城高3 丈、宽1.5 丈,人口30万的陪都和军事、政治重镇。

辽宋幽州之战

宋军在消灭北汉时,在太原集结了数十万部队。赵光义企图乘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幽云地区。曹彬、潘美等宿将多不言语,惟有殿前都虞侯崔翰揣摩上意,以为机不可失。宋太宗借机发挥,即刻命枢密使曹彬发兵进攻契丹。盛夏七月,赵光义率大队身心俱疲的宋军北征,他本人已驾发镇州。由于军士意怠,随从军队都有不能及时赶到,士气如此,宋太宗仍执意伐辽。

但是,宋军“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士疲乏”,需要休整。同时“人人有希赏意”,需要对攻克太原进行论功行赏以利再战。因此大多数将领不赞成立即向辽进军,但无人敢直言谏阻。只有崔翰怂恿赵光义,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能挟战胜之威,攻取幽州如探囊取物。赵光义于是决意北伐,命曹彬负责部署军队行动,潘美组织粮运管理后勤;郭进继续监视雁门以北辽军动向以保障侧后的安全。其战略方针是:以幽州为主要作战目标,迅速自太原转移兵力东进,越过山丘重叠、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乘辽无备,实施突然袭击,一举夺占幽州。一旦幽州得手,必然震动其余诸州,然后乘胜收复全部幽云地区。

开始,宋军取得了小规模的胜利,可之后辽军由杰出的将领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指挥作战,形势大变。而宋军在进攻辽国重镇幽州时,苦战不下。这是耶律斜轸派部将耶律沙救援幽州,宋军及时组织进攻,在城内外辽军合围之前成功击溃耶律沙部队。可是,正当宋军庆贺刚刚的大胜之时,耶律休哥率领精锐部队抄小路突然出现,此时,幽州守军也一起赶到,宋军陷入三面包围,高粱河之战最终以宋军大败结束。

高粱河一战,是宋辽战争的转折点,基本上在这次战争之后,北宋就处于下风。而耶律休哥也成为北宋军队的噩梦。宋太宗自己也被流箭射中,狼狈到只能乘驴车逃走,宋太宗这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宋辽这次幽州之战是辽朝与宋朝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这次失败的主观原因在于赵光义因为前期的胜利而过于自信,存在着轻率鲁莽和侥幸取胜的动机,特别是在自己军队疲惫的情况下就出兵,特别是忽略了幽州作为辽国的陪都,在受到围困时肯定会有重兵增援,赵光义并没有做出任狙援部署;’客观上辽国当时军事实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又对幽州之战做了处分的准备,战略战术都运用的恰到好处,因此,赵光义的这次幽州之战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了,

这次战争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使北宋在军事上总体逐渐处于劣势。使中国长期处于分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