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防控万不可步“遗憾、痛心”后尘,国门大开而毁于一旦


这两天相信大家对还处于疫情一级响应的北京的境外新冠肺炎病例数的增加而陡然紧张了起来。北京作为世界化的国际大都市,按正常的环境来讲国际往来自然不该受到什么限制。而今国际新冠肺炎疫情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北京真的做好准备了么?


境外来客,落地后经过询问笔录、体温检测后就可回归各自区县。为什么不能境外来客统一隔离14天,来京有责、来京担责,既然想来京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能区分是国外还是国内,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你来京就要担责。燕郊上班族每天进京还需要体温检测,都有非常严格的措施,对于境外来客为什么标准不一。国内的进京都需要统一隔离14天,而国外的则不需要。为什么?经济是需要发展,航空业也确实需要保,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无异于不设防的或者略加设防的放隐患入境。万一放进来很多不发烧,潜伏期长的患者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当局者是否想好了,或者说认为经济发展更重于人民生命安全。


以人民身体健康为第一位,不是说说而已。境外来客,尤其是外国人跟中国人的各方面认知和习惯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当一回事,这类人一旦感染,穿过重重检测后在京将非常危险。北京人民已经严格要求执行标准两个月了,春暖花开,随着气温的升高,有谁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强制的戴着口罩,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很疲倦了,一旦口罩大关慢慢打开,境外输入又偷偷潜入,那风险将是无比巨大的。


小汤山弄几个有什么意义,人民的身体健康才是第一要位。本来情况已经基本控制,一旦境外输入的口子打开,北京人民身体健康受到的挑战将会十分巨大。目前病毒的情况还没有一个国家敢说完全掌握,那么就会非常危险。一旦形势逆转,本地感染人数上升,难道也要学当时的武汉“遗憾、痛心”么?难道也要再换一轮人重新来过么?即便再折腾一遍,逝去的生命谁来担责,有谁担的了责?


危机就是在不经意和麻痹大意的时候产生,北京万万不可头脑发热,用虚伪的开阔胸襟和来者不拒的“无畏”心态非要酿成大祸才肯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