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最美逆行者”——贺晓歌


用奉献丈量着生命长度,用爱心守护患者安康。无数个日日夜夜,她守护在病人的身旁,驱走了病魔,迎来了新生。

她是贺晓歌,嵩县中医院胸外科副护士长,嵩县“最美逆行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病房,在胸外科的病房里总听到贺晓歌亲切的问候:“叔叔、阿姨,早上好呀!今天感觉怎么样?”。看似简单的问候,却能很快了解病人今天的状态,尤其是心情变化。看见病人拿着暖壶,她急忙跑上前接过,不一会儿,装满开水的暖壶就稳稳地放在病人的床边。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无形间拉近了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架起了心灵对话的桥梁,建立了信任的基础。她让每一位患者在新一天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让病人内心也像这热气腾腾的水一样温暖。

工作至今,她一直在胸外科,多次获得院内“先进个人工作者”,日常工作早已得心应手,但她从不懈怠。为了适应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她利用下班时间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为了挑战自己、追求理论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化,她积极参加洛阳市护理技能选拔赛、“三基三严”理论考试等,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掌握最新护理常规及护理方案,她主动申请、先后多次到郑州及其他上级单位进修学习。

工作中她任劳任怨,对待患者她无微不至。外科科室患者的收治有很大的突发性,常常需要临时加班,不管多晚,只要电话响起,她立即直奔科室。很多时候,加完班已经是天边微亮,她又迅速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同事们都说她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对于科室收治的流浪人口、无家属陪伴的患者、贫困人口家庭患者,她总是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给病人免费买饭、赠衣赠物,倾尽全力提供帮助,得到病人及家属一致好评。


李大爷是一名70岁高龄的直肠癌患者,术前患者情绪低落,顾虑很多。得知情况后,她给予患者细心关怀、耐心疏导,不断向患者讲述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手术后2-3天造瘘口开放后,起初粪便稀少、次数多、有气味,病人和家属都觉得难为情,要求自己护理,她担心切口污染,就自己护理,并鼓励病人和家属参与进来,慢慢学习,让病人有自我参与的价值体现感。每天和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帮助护理。在她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下,李大爷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没过多久,患者家属风尘仆仆的从乡下赶来,说是受老爷子所托一定要将这面锦旗送到晓歌手里。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更是对她的肯定及鼓励。对她来说锦旗就是强心剂,让她时刻保持初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时时牵动着贺晓歌父母的心。因为,女儿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们一样,正在武汉拼命地救护患者,完成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她平日很忙,父亲一般都是发微信给她,等她忙完了才回复。2月9日早上6点,晓歌父亲收到女儿主动发来的一条微信:“爸,我今天一早就要去医院集合,准备出发驰援武汉。”此时父亲心裂成了两瓣,一半为她担心,一半为她骄傲。父亲了解自己的姑娘,坚定女儿的抗疫之路是他现在应该做的。


二老匆忙赶到医院,强忍泪水,拉着女儿嘱咐道:“安心去前线吧!不要惦记家里的一切,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在你背后默默支持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你主动请缨,医院能选拔上你,我们也很欣慰,我们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女儿而骄傲,祈祷所有的白衣天使平安凯旋,祈祷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孩子,加油吧!”


此刻开始,前方,是使命召唤;后方,是众人期盼。防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防疫的战场,他们用身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致敬最美逆行者,愿你们早日驱走病魔,平安归来!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