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观察|2019年GDP增速6.3%,菏泽如何跑出“黑马”之姿?

近日,根据山东省统计局及菏泽市统计局的统一核算并反馈,2019年菏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09.98亿元,居全省第8位,可比增长6.3%,居全省第4位。

乘着2018年9月山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东风,菏泽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冲锋号已然吹响。2019年,菏泽的GDP总量虽然还在三千多亿级,但全省第4名的GDP增速已证明强劲的发展潜力。

然而,菏泽深入内陆,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占重要位置,工业起步晚;发展资源越来越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等问题诚然存在,菏泽经济发展要翻篇,格局要重塑,如何调整策略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新问题。

一举突破:GDP排名跃至第8

山东2013年曾推出“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主要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东平两县等山东西部地区,目的是加速西部发展,其中重点提出要“突破菏泽”。

2019年,“重点突破”的菏泽,一举成为最大的黑马,于GDP榜单中表现十分亮眼,凭借着3409.98亿元的GDP,菏泽从2018年的13位跻身第8位,在排名上前进了5个位次,GDP总量相比去年增加了289.26亿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3.5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53.74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32.68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2.6:47.9,三产占比超过二产5.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山东省统计局对2018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经济普查后,菏泽市三次产业之比由普查前的9.8:51.0:39.2,调整为9.7:44.4:45.9。与初步核算数结构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6.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一二三,与全国、全省的比例趋同。

重新核定了县区经济总量,位次发生变化,7个县区增加,4个县区减少。曹县413亿元,居全市第1位;2-11位分别是:郓城县404亿元、东明县385亿元、市经济开发区350亿元、牡丹区318亿元、巨野县317亿元、单县305亿元、鄄城县209亿元、定陶区183亿元、成武县136亿元、高新区99亿元。

经过此次高质量的“体检”之后,菏泽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出现经济上调的市,总量位次由全省第13位升至第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不再处于全省末位。

如此可见,菏泽经济增长后劲足,正在朝着“突破”的目标前进。

扬长补短,工业与服务业展露头角

据菏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49年,菏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87.5:1.2:11.3,第一产业呈现压倒性优势,第二产业占比只有1.2个百分点,两产业相差86.3个百分点,巨大的差额背后折射的是菏泽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不均衡。

菏泽此后开始注重协调发展,200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36.9:39.8:23.3,产业结构演变为“二一三”,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一产业2.9个百分点,工业超过农业开始“唱主角”。

伴随着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三次产业结构为23.2:50.1:26.7,产业结构优化为“二三一”。直到2019,产业结构调整为9.5:42.6:47.9,三产占比超过二产5.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方面,石油、煤炭和其它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4.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1.5%,医药制造业增长21%。

如今,菏泽的农村电商行业也逐渐展露头角,探索出以淘宝村培育为突破口的电商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国共发现4310个淘宝村,其中山东省450个淘宝村,菏泽共有307个淘宝村,占全省的68.2%、全国的7.1%,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全国共发现1118个淘宝镇,其中山东省87个淘宝镇,菏泽市47个淘宝镇,占全省的54%、全国的4.2%,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数量均超过全省半壁江山以上。菏泽实现了县区淘宝村全覆盖,“2019年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中,曹县(124个淘宝村)居全国第二位。1-7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完成2272亿元,同比增长41%,一如既往的保持高增长态势。

目前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基本可以“分庭抗礼”,第一产业也由高额的占比降至不足1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菏泽利用传统土地优势,打造现代农业;工业起步虽晚,但逐渐有“后来居上”之态,现代服务业也正成为菏泽发展的重心之一。

三核之外,菏泽如何实现自身突破?

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山东城市经济呈现“三核引领”之态,其实是突出了济南、青岛、烟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也同时带来一个新问题:三核之外的中心城市应该如何在新旧动能之中实现自我发展?

对于菏泽来说,其区域位置处于省会济南都市圈范围内,因而应实现都市圈融合、互动发展,借助省会城市的辐射,菏泽的发展动力将会变得更加强劲。

菏泽准确把握当前菏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走好适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一要放大现实优势,用心把握菏泽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和区位交通、市场空间、创业氛围等优势条件,找到制约这些优势发挥的堵点、痛点,努力变优势为强势;二要挖掘潜在优势,着力围绕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产业做文章,持续招大引强、培大育强,推进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努力变潜力为竞争力。

就2019年的各项成绩而言,菏泽正紧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机遇谋求发展:确立了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5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1378亿元,截至目前已有40个项目开工建设;科技创新方面,省科学院菏泽分院、中科院综合技术转化中心菏泽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省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菏泽;菏泽市设立了首批规模50亿元的“山东菏泽新动能基金”、30亿元的3支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金融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对于2020年,菏泽也有了新的发展思路。

1月5日,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在上海举行的“2020菏泽·鄄城(长三角)双招双引推介会”上表示,2020年将争取电商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和第3位。

此外,菏泽正下决心打造“231”产业体系,即全流程打造“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按照菏泽政府相关报告显示,未来十年菏泽将成打造成一座城区人口250-300万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与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共同构成山东五大经济中心。

2019年强势崛起的“黑马”菏泽能否继续保持强势之姿,还有待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