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救命心”跨越千里接力回汉!疫情之下湖北首例“换心”手术完成

11岁四川女孩严重心衰,辗转来武汉求医又遇疫情爆发。可她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只有心脏移植。焦急等待一个月多后,生命奄奄一息的女孩,总算等来了“救命心”,却是在千里之外的广州。

武汉“封城”,取心团队寸步难行。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和广州专家一道,开启一段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之旅”。这颗救命的心脏于昨晚8点55分护送至协和手术室。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上阵。终于,9点27分,这颗一路狂奔的心脏顺利安放在11岁女孩欣欣(化名)的胸腔中,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为她延续“心”的希望。目前,欣欣生命体征稳定。

封城之下,这也是湖北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涉及众多环节,在全国实属罕见。这也意味着,伴随疫情积极向好,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在快速重建恢复中。

11岁女孩严重心衰,心脏移植是唯一生的希望

11岁的欣欣是四川乐山县人,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却为身体比正常孩子弱,总一个人躲在安静处,默默看着小伙伴。

去年9月初,欣欣突然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起初,家人怀疑是胆囊炎,送到华西医院治疗,没想到竟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医生说,孩子的心功能已经出现衰竭,不能再延误了,抓紧治疗。

父母不敢相信,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心脏衰竭?于是,一家人辗转成都、重庆、北京等地求医。在北京安贞医院专家推荐下,欣欣一家于今年1月初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在儿科进行强心等治疗无效后,1月底排除新冠肺炎风险后,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介绍,正常成人的左心室直径不会超过50毫米,儿童则是35毫米,但欣欣的左心室直径已达到71毫米。同时,代表左心室收缩功能的EF值,仅为13%(正常成人至少是50%以上),可以说孩子病情非常严重。由于儿童扩心病进展会非常快,很容易出现猝死。

对于欣欣来说,逐渐进展加重的病情对她的心脏负荷越来越大,心衰症状明显,如今,心脏移植已经为最后的救治手段,意味着,这也是她唯一生的希望。



盼来的供心远在广州,一段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开启

疫情期间的等待太漫长。自武汉“封城”后,交通按下暂停键,欣欣和妈妈被迫留在了武汉。在心外科,欣欣只能通过强心针维持治疗,赢来等待心脏供体的时间。

此时,欣欣的爸爸远在四川,一家人只能通过电话相互鼓励。可看着欣欣病情一天天加重,大家担心,这孩子的时间不多了。可没办法,大家只能焦急地等着消息。

终于,3月18日下午,好消息传来,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15岁男孩因为外伤不幸去世,家属同意器官捐献。经评估,男孩的血型等各项指标与欣欣非常合适。

“太好了,孩子有救了!”当即,董念国教授召集该科“护心跑男”团队,商量如何在最短时间取心并护送回武汉。

平时,供体心脏评估、获取都由心外科取心团队负责,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当下“封城”状态,大家一筹莫展,怎么出发赶赴广州呢?

协和心外科紧急联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殷胜利教授,他同样有着非常丰富的心脏外科手术经验。双方沟通决定,评估和摘取供心的任务就交给他和团队完成。

幸运的是,殷教授团队评估,供心状态良好,可以移植。涉及取心的各个指标及状况,双方团队事先反复沟通,确定方案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取心只是第一步,如何安全及时地护送回武汉,这是护心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心外科反复讨论,设计了一个精细的转运方案。首先由一位正在南京的同事,3月19日一早飞到广州取心,再于当天下午从广州坐高铁直达郑州。经停武汉高铁站时,人不下车,在站台将心脏交给早已守候的心外科团队。这样,就能无缝对接上运送的问题。

▲医护人员在高铁站外接过装有供体心脏的提包

除了以上两个关键点以外,新冠疫情期间所有的医疗手术都必须遵守防控要求。医生在术前检查、手术室防护、手术操作中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欣欣和妈妈也要完成核酸、肺部CT、抗体等排除新冠肺炎的各类检查,只有一切就绪,才能顺利手术。


救命心脏到汉后23分钟进手术室,高难度手术重燃女孩“心”希望

3月19日,这颗珍贵的心脏带着新的希望,开启生命接力之旅——

下午4点30分,从广州随高铁火速出发,晚上7点36分及时安全到达武汉,8点32分护心跑男急速获取,8点55分飞奔至和医院手术室……

▲协和医院护心跑男一路狂奔护送这颗宝贵的心脏


在广州同道的帮助下,在武汉火车站的协调下,让这颗宝贵心脏的获取、保存、运送,中间的每一个环节衔接得有序而紧凑。

当晚,以董念国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穿上防护服,提前在手术室做好准备。为欣欣开胸、取出病变心脏、修剪供心、缝合血管……一套流程顺利进行。

▲施行心脏移植手术


晚上9点27分,心脏慢慢地呈现出稳定的节律,跳动也越来越有力,这颗心脏在欣欣的胸腔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为她延续“心”的希望,而男孩的生命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经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彻夜奋战,昨晚11时30分,顺利撤除体外循环,欣欣的心律血压等一系列监测指标也处于一个安全的范围,手术达到预期结果。

今天凌晨12时45分,欣欣成功关胸并完成止血。凌晨1点,欣欣转到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治疗。目前,欣欣的相关生命指征如心跳、血压、呼吸、血氧及血气等都很平稳。

据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董念国主任的带领下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心脏移植例数领先,本次移植手术是继去年完成119例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再次开启的生命接力。

封城之下,殊为不易。董念国主任坐镇总指挥,多方联络、协同合作,制定详细的取心方案、护心方案、换心方案,排除种种困难完成的此高难度手术,在全国也实属罕见。这也意味着伴随疫情积极向好,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在快速重建恢复中。

▲施行心脏移植手术


目前,非新冠肺炎疾病的积累的医疗需求明显增强,心血管疾病属于协和医院的重点救治非新冠疾病类型,而心脏移植手术更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希望。因此,本次心脏移植手术也成为协和医院致力于尽快恢复非新冠肺炎医疗秩序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