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高龄资中筠先生就疫情发声,提出五点“希望”

17年后,大同小异的脚本又在武汉上演一次。最后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然而与上次相比,疫病蔓延之广,情况之严重,控制之难,何止以道里计?这些都有目共睹就不必多说了。另外,相对于成倍增长的需求,医疗资源更加短缺。短期内以“举国”之力建成临时医院,然而硬件可以速成,有专业训练的医生护士却无法速成。亡羊而不能补牢,令人痛心。


特别需要反思的是“人道主义”的缺失。一部分民众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自己缺乏人道主义,而且还不相信别人具备,以小人之心度人。别人做好事就怀疑其动机,吹毛求疵,甚至污名化。韩红的遭遇是典型例子。还包括狭隘的极端国家主义,什么事都和国家间的“敌我”联系起来,对待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也是如此。不但不感恩,还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阴谋论。外国科学家愿提供合作,共同克服疫病,被称作“黄鼠狼给鸡拜年”……以至于他国发生疫情竟有人幸灾乐祸,更加是丧失人性。

当下这种思维还突出表现在对待中医药问题上。本来很自然,中西医结合如证明有效,值得推广。如果实践证明某些中药有积极作用,当然应该采用,医务界有不同意见也是科学问题。但是在某些舆论中,又与“爱国”和“弘扬民族文化”扯在一起,信奉中医成了“民族大义”。最近见到与此有关的最极端的“阴谋论”,是说当年美国人在中国建立协和医学院,就是帝国主义消灭中医,进而消灭中国文化的大阴谋,而且已经得逞云云,连用“科学”态度研究中医学都是“阴谋”的一部分。如此荒唐无知的言论,说得振振有词、洋洋洒洒,竟获得不少点赞。

还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实现法治的问题。最近法律专家指出,实际上我国早已制定应付此类紧急情况的法律,发现疫情的初期,各级官员和有关单位的负责人采取措施是有法可依的,并不需要层层报批。但是,不习惯依法行事的父母官或者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法律,或者知道也仍然不敢不揣摩上级领导意图,因为如果上面怪罪下来,法律是不能做“挡箭牌”的。缺乏法治观念,既造成不作为,又造成权力的任性。根据以上的反思,不敢提“建议”,只能说希望:

1.全民自上至下进行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教育。把理念和事例收进教科书,代替空洞说教。

2.允许人说真话。“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加强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做到言者无罪。

3.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专业。对于疾病,最先掌握第一手情况的是医生。首先提出警示是医生本职,不要重复“吹哨人”受训诫的悲剧。

4.加强法治,依法治国。非常时期尤其重要。对全民实行普法教育,俾使人人自觉守法、守纪,按规则行事。日本能对疫情采取比较放松的管理办法,有赖于全民对灾害的训练有素和守法的自觉性。

5.放松对民间团体的束缚和限制。充分认识现代社会民间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组织,必不可少的积极作用,将“相信群众”的口号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