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重症救治|应对疫情“重”型部队做好四集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有4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而重症医护人员即达11000人以上,成为此次救治的主力之一。作为重症医学专业从业者,笔者认为,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烈性传染病事件中的救治能力与效果,以下“四个集中”务必要做好。

集中患者 规范拣伤分级

突发的群体伤病,亟须将伤病员迅速拣伤分级并分别疏导转运,集中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学中心。只有在有效拣伤分级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评估和预判现有医疗资源和需要增加的医疗资源,同时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轻型患者一般指神志、体温、心率(律)、血压、呼吸以及尿量等基本生命体征稳定,且没有合并重大慢性疾病的患者。

重型患者则是上述基本生命体征已出现异常;或者虽然仍勉强处于正常范围,但却是依赖于机体的竭力代偿或接受医疗支持的结果。

危重型患者是指机体器官已经不能依靠自身储备代偿将基本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必须依赖较强的器官功能支持治疗以维持生命。

对于传染疾病,轻型患者可以就地集中隔离;重型患者若数量较少,可以在当地被征用且具备重症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集中救治;若数量较大,则需要尽快转运集中至区域重症救治中心。危重型患者在判断生存与转运风险后,亦应尽量集中于区域重症救治中心救治,但转运须由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完成。

上述各型患者的病情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需要经常动态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次拣伤,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轻症转为重症和病死率。

集中空间 建区域重症救治中心

对于大型创伤灾害,当地的医疗机构有可能也遭到破坏,大型的方舱移动医院或当地仍然可用的医疗机构,可以成为轻伤员的收容救治场所。而重型和危重型伤员则需简单处理伤情、初步稳定生命体征后,尽快转运至区域重症救治中心。

由于重症医学资源相对昂贵以及日常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求不同,应在人口密集的地域建立区域重症医学中心。患者的集中转运工具主要依赖于公路及铁路,按照中国当前的交通条件,可以考虑在半径300公里左右(转运时间2~3小时)的范围内设立较大的重症医学中心。按照中国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大部分地区可以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一个重症救治中心。

区域重症医学中心必须是整建制常年运营的。其收容能力应在1500~3000张床位或以上,以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收治重症或/和隔离患者1000名以上。如果有条件,重症医学中心宜适当远离人口密集的商业和居住区,具有较空旷的地面停车空间并毗邻较宽阔的道路,交通便捷。平时,该区域重症救治中心可以作为综合性大型医院,诊治日常患者。但其建筑设计须考虑到并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性疾病集中救治时的需要。

在“战时”,区域重症救治中心的增容或扩容能力非常重要。以下要点可作为重要考量:医院建筑应尽量为一栋或数栋相对独立建筑,每个房间均有窗户可以打开通风,不完全依赖于中央新风及空调系统。负压病房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固然重要,但并非必须。需按照传染病管理要求设计分别的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动线,避免交叉感染。氧气管路的直径与接口预留余量,以满足半数以上甚至全部患者需要大流量吸氧之需;医院中心制氧站要配备大型制氧设备并有备用设备。院区有相对封闭隔离的CT等影像检查空间,患者可以通过非露天的污染通道往返,进行影像检查。

无论是从运营经济成本还是医护技术水平的角度考虑,“养兵千日而用兵一时”都是不可取且不现实的,平时的“养而乏练”将大大降低战时的救治能力。

因此,作为区域重症救治中心的医院本身在平时应该是该区域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具有完全的临床和医技科室设置,特别是要有大型的重症医学科室作为平台。在日常的诊疗实践中,重症医学中心应具有较多的患者救治量,重症医学科医护技人员须有规范且充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年轻医护技人员也需轮转重症医学中心,以初步了解和熟悉基本的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治疗手段。

集中专业人员 加强重症医学培训

集中专业人员是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的重要环节。自SARS发生以来,中国重症医学专业蓬勃发展,才有了如今上万重症医学专业人员齐聚武汉抗疫,保证人员数量,否则结果将难以想象。

数量是基础,质量乃关键。此次抗疫援鄂,也暴露出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尚不规范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及其器官储备功能的评估。在逾3000例死亡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被报道“病情一度好转”但却突然急转直下而猝死。其实,由于早期“一床难求”而大量徘徊于医院外的患者,其机体长期缺氧已严重耗竭了多器官功能储备。对于此类异常的病理生理表现,我们早期缺乏认识,可能失去了早期器官功能支持的时机。

其次,对于氧疗、机械通气以及体外器官替代(ECMO、CRRT)治疗指征、机理、方法的把握亦差异甚大。例如,鼻导管吸氧流量过大,面罩吸氧流量过小或过大,长时间依赖面罩供氧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而迟迟不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氧疗方式与机械通气的选择上如此大的差异,表面上反映的是认知差异,其实质在于是否能够规范、正确地实施氧疗与机械通气,判断患者器官储备功能与代偿状态,解决人机协调,减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单纯更换方式与气管插管,没有后续精细的呼吸机设置与参数调节,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呼吸努力,而加剧人机对抗,使得病毒感染造成的肺损伤“雪上加霜”。正确的战略需要以正确的战术应用才得以获得成功。

平时的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需求是相对有限的,养兵千日要“精”,要控制数量成本;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需求常常会骤然大幅度增加。

因此,需要构建一批重症医学的“预备役”部队,他们平时是其他临床专业的医护技人员,但都必须接受过2~3个月以上的重症医学专业规范化轮转培训,并通过出科考核而取得培训结业证书。这一阶段规范化培训合格甚至应成为其职称晋升的必需条件。这一批“重症预备役”,在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时,能够与重症医学医护技人员混编,在短时间内“温故知新”,达到“来之能战”的水平,将成为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中的生力军。

集中设备 发挥重症救治能力

适用且充足的设备器材以及工作环境,将能充分地发挥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提升重症病人的诊疗效率。笔者在此次抗疫救援中,感受尤其深切。

例如,重症医学救治中心的建筑布局与医患动线,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配备的生理参数监护仪最好是无线的,可以通过无线或局域网络连接至中心监护站。连接于病人身体的各种探测电极,也宜采用无线可穿戴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其突然的病情变化。

医嘱病历系统以及化验、影像等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有相对独立的临时系统,允许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设计并植入规范病历与医嘱格式系统,易于分析总结病情特点,收集整理病历资料。特别是在传染病疫情时,能够从污染区并联至清洁区,使得在清洁区的医护人员能够协助完成医嘱开具与记录、病程记录,以减轻污染区工作负担。

无论是有创或无创呼吸机,最好配置有氧电池以监测实际氧浓度。呼吸机最好有端口连接至监护仪,将其报警信息通过监护仪终端传送至中央监护站,以及时发现各种异常,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重症医学是医院内的全科医学,更应该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平台。新冠肺炎由于暂无针对病因的特效药物,对症调节机体反应和器官功能支持的治疗就凸显其重要意义,这也是专注器官功能评估与支持的重症医学专业在这次疫情中被特别需要的主要原因。在各种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该迅速构建形成主要的救治平台,团结各个专业的医护技同道一起,病症兼治,尽可能挽救更多伤患的生命,并保护和恢复其生活质量。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