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非传染性疾病——烟草依赖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科医生,来自于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我开始进入慢病健康管理中心,从事慢性病的管理工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主要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很多人知道吸烟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但很少有人知道,长期吸烟还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病患者是烟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吸烟造成的烟草依赖不是“习惯”,而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成瘾性神经精神疾病,已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范畴。


对于烟草依赖您了解多少?


吸烟可以成瘾,成为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慢性病,其国际分类是(ICD-10),编码是17.2。众所周知, 烟草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统计, 目前全球大约有12.5亿烟民, 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烟草。据WHO估计,到2020年,死于烟草的人数将上升至1000万人,而现在吸烟人的半数(即大约6.5亿人)终将因烟草而死亡。目前,通过立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等综合性策略相继在世界各国运用,并且这些积极的措施也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世界各国戒烟的人数相当可观。然而,HAMMOND等的研究表明:对戒烟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吸烟者采用有效戒烟方法的一个重要障碍。


中国烟草流行情况及医务工作者戒烟服务力不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制造国,世界上接近一半的卷烟在中国生产。在中国,不知道如何戒烟是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年全球烟草成人观察中国区显示,98%吸烟者在戒烟时候未得到任何医学帮助,戒断成功率很低 。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戒烟需求,如何提供给需要戒烟者一个经济有效的戒烟方法,是许多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美国,戒烟技能是每个临床医师必备技能之一。但是在中国,大多数医务人员居然是吸烟带头人,没有认识到吸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大多数医生不能为烟民提供系统的戒烟服务。烟草依赖作为慢病,我觉得这应该是全科医生管理的专长,而戒烟门诊的开立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社区探索戒烟门诊设立以及戒烟服务力


戒烟依赖绝不是单纯的心理需求,需要反复的干预和治疗,相较药物治疗,我们用的更多的是心理治疗。


首先我们在与患者初诊交流时候询问他的吸烟史,如果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烟草依赖的临床标准作出诊断(见图一),同时根据烟草依赖严重程度的两个量表(见图二),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询问最近是否有戒烟的计划。


如果有,给予5A法帮助患者戒烟:询问(Ask)吸烟者烟草使用情况和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戒烟建议(Advice);评估(Assess)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烟草依赖程度;在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后,予以行为支持和帮助(Assist) ; 在开始戒烟后安排随访(Arrange)。


如果没有,那么将启用5R法:强调健康相关性(Relevance) 、告知吸烟的危害(Risk) 、告知戒烟的好处(Rewards) 、告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Roadblocks)、在每次接触中反复(Repetition)重申戒烟建议。最终吸烟者能够根据医生提供的这些建议,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这里是慢病门诊,大部分患者的戒烟欲望是有的,只是苦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在我们的戒烟门诊开展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有三名患者主动要求挂戒烟门诊的号就诊,面对这样的需求,如何做好戒烟门诊的规范化设置和人员培训是决定戒烟成功的重要举措。


图一


图二

戒烟门诊的挑战和戒烟门诊个体化健康档案


很多吸烟者并不能一次就戒烟成功,需要很多次的努力后才能真正戒烟。因此对于戒烟门诊的我们来说,如何帮助吸烟者戒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首先应帮助戒烟者制定戒烟的计划,如建立目标戒烟日、预料在戒烟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特别是尼古丁戒断症状。所以加强心理治疗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并且重视随访防止复吸就尤为关键。为此,我们建立戒烟门诊个体化健康档案,让每个戒烟者感受到重视以及得到心理支持。



总之,医生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佳人选,医生对吸烟者给予的戒烟忠告比其他人的劝告及任何其他形式的宣传教育都要有效得多。即或简单的建议也有助于吸烟者戒烟,尤其是全科医生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全科医生更应当重视烟草依赖这类慢病,摸索出管理这类慢病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MACKAY J.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the next 25 years [ R] .Public Health Rep, 1998, 113( 1) : 1421.

2.杨功焕, 马杰民, 刘娜, 等. 中国人群 2002 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2) : 7783.

3.FIORE M C. A clinical practi ce guideline for treating tobacco use and dependence: a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report [ J] . JAMA, 2000, 283 (24) : 32443254.

4.ABDULLAH S M, HEDLEY A J, CHAN S C,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smoking cessation clinic in Hong Kong: a model for the future service provider [ J] . J Public Health, 2004, 26( 3) : 239244.

5.HAMMOND D, MCDONALD P W, FONG GT, et al. Do smokers know how to quit ? Knowledge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cessation assistance as predictors of cessation behaviour [ J] . Addiction, 1999, 10421048.

特别鸣谢: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雅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