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国变,为何慈溪能安然无恙?

1900年,清廷收编义和拳,盲目排外,大杀洋人、教民,武力围攻使馆区,结果招来八国联军,天津、北京、张家口、保定等地相继沦陷……

追责,联军四出捕杀义和团之外,另一项就是诛杀中国方面参与排外的王公大臣等等。

有的被联军直接审判处死,当然,还要引用中国法律。

有的在联军拘押下由清廷判死,例如徐程煜。


有的由清廷在联军逼迫下处死。载勋、毓贤之流被杀,似情有可原;赵舒翘之死,则颇冤枉,也可见西太后在联军逼迫之下之百般无奈。赵舒翘是刑部尚书,是清官能吏,跟着西太后逃到了西安。西太后想保他,真想保他。惩罚是必须的,先是革职留任,联军不允,层层加码,直到斩监候,还是不允,只好斩立决。遭到西安市民抗议后改为赐死,死状惨烈。

谁都知道,真正的祸首是西太后,可是,西太后不仅没有掉脑袋,甚至没有掉帽子,更甚至都没有受到指责。联军追责,刻意绕着西太后走。王公大臣纷纷人头落地的时候,西太后还是西太后,还大权在握,还作威作福。到底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几条。比如,诏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下的,法理上似乎追不到西太后头上。更重要的恐怕是,留着西太后筹钱,巨额的战争赔款,总得有人去筹集吧。西太后自己也说过:杀了我,洋人朝谁要银子?是得意,还是自嘲?或兼而有之?

当然,西太后个人也不是没有代价。她付出了代价,且代价巨大。

逃离北京,直逃到西安, 这就是被打脸了。

逃亡途中不得不发罪己诏,虽然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但人都知道太后才是主谋。

王公大臣被砍瓜切菜般处决,自己也不得不诛杀身边主战的王公大臣。战死、自杀的另计。

不得不为战前反战的五大臣平反,不久前杀人时的气焰荡然无存。


东南互保,众多省份不听清廷调遣,保持“中立”,中央权威式微如此,跟着跑的只有直隶、山西、北京等少数地区。

庚子赔款,本金是6年前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规定的两倍,加上利息近10亿两白银……

还有,11年后的“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也算是西太后付出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