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已过”≠高枕无忧


在咸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云南医疗队队员全力以赴对患者进行救治和护理。杨峥 李荣 陈飞 摄

在3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已过”,这确实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疫情联防联控,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无论是从3月11日0时至24时,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还是从湖北除武汉外,所有地市连续1周无新增确诊病例,以及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来看,数据和信息足以说明,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但是,“高峰已过”并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特别需要有高度的清醒意识,全面筑牢有效防止疫情反弹的工作底线。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越是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低风险地区,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时候,越是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半点的侥幸松劲。只有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对社会不同人群的正确引导持续加强,才能确保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的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复燃卷土重来,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步步走向最后胜利。

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是重症患者救治、社区疫情防控等仍需继续加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其他疾病正常就医、外地滞留在鄂人员安全有序返乡等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局部的聚集性风险、输入输出性风险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可能还存在极个别少数“行走的传染源”。因地制宜、一事一策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克服漫不经心、盲目乐观等错误心态,继续把医疗救治摆在第一位,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各项防控工作,才能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

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来自境外的疫情防控压力不容忽视。3月11日,鉴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和迅速扩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本着对全球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方面,我国会继续秉持公开透明原则,加强与世卫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有效合作,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中国贡献。另一方面,在数据共享、远端防控、口岸检疫、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疫情输入输出防范须臾不得放松。

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应该冷静反思,以更加精准措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各级党员干部切记不可滋生高枕无忧思想,既要坚决避免重蹈覆辙,还要举一反三,以更大力度进行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