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精髓是什么?

宝哥说历史


知行合一的精髓是‘行,即实踐’,常言道‘说者容易,做者难’,道理有大小,也有深淺,有的也需努力学习、掌握,但比起要自身费力或流汗流血的踐行,毕竟要容易得多;再有好的方法、理论如不踐行也取不到任何成果,就象我们的建设事业,必须撸起袖子干、还要齐心干、大干;正如毛主席所说:理论必须与实踐接合,要有的放矢;若拿着再好的箭,只喊好箭好箭总不射出,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我们就是要用马克斯主义普遍原理的矢,射中国革命实际这个‘的’。(即毛泽东思想的实质)

若光知不行就是懒汉、空谈家、伪君子;如光乱行也不好,那便是莽撞汉,有时也会对事情造成损失!


山客Czm


知行合一,这个词语是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从现在的字面理解,应该是“知”即知识,科学。“行”即行动,运用。也就是说,学到的知识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巧妙的运用,发挥知识的效果作用。

可在史料记载中,并非这样理解,按王阳明的思想深邃,知与行是一体的,互相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个事情,不存在脱离知的行,也不存在脱离行的知。

比如说,如果我们没有孝顺父母的行,那就说明,我们就没有掌握孝顺父母的知。

再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期间,每天辛辛苦苦的学习,为了应付将来某一天的大考;只是想着,通过学习,获得过关的门票;这种行为只是纯粹的知而已;而不是想着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库存,将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再比如,考驾驶证就是一种形式,这就是纯粹的知而已,将来真正自己开车的时候,再说吧!



创业经典论坛


简单的说就是只知不行不是真知,只行不知不是全知。会说还要会做,会做也要会说才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不是我们理解的知道的知,而是指良知。将良知和行动统一起来才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

王阳明非常聪明,也非常复杂。他深懂儒学,可又背叛了儒学。他接受了佛学的影响,可又歪曲了佛学。才创造了心学。

儒家认为人心本善。他却认为人心不动无所谓善恶。人心一动才分善恶。直接和儒学唱反调。儒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求。他却主张心即是理,要内求于心才能将事情做好。

佛学认为人人心中有佛,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色空一体。他将佛教的慈悲之心改为良知,认为心即是理,借鉴了佛教人人心中有佛的思想。反而又要强调知行合一,而不是空色一体。强调了知,行两者之间过程的重要性。

用现在的话说,王阳明是个骑墙派。他强调心即是理,良知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借鉴了唯心论强调人的积极主动性,克服了机械唯物论的缺点。同时又强调知行了合一,强调了行动在认知的过程中重要作用,克服了唯心论过于主观的毛病。这是心学的重要价值。也是引起人们重视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老梁139490047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知就是行动的一部分,行动也是知的一部分,合二为一才是他的知行合一。

其实做到这个非常难,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做得到,包括他自己。在小人为了抢功劳媚皇帝而要他交出反王的时候,他知道不能交出来,但是要不被小人陷害,他也只是利用智慧选了一个中和的办法,还是把反王交给一个正能量的人献给皇帝。在利害关系面前,就算是德高望重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王阳明自己年轻的时候就体验过,刘瑾指鹿为马的时候,正义的人差不多都被害死完了,最后自己站出来,就算是去和差不多去送死的龙场,刘瑾还是没有放过他,如果不是他聪明,可能今天我们也只是像可怜窦娥一样讨论他。

正因为缺少知行合一,大多数好人也需要知行合一,所以王阳明龙场提出惊天动地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后,提出了知行合一,而且知行合一有缺陷,如果小人坏人恶人用知行合一,好人连生存权都会被剥夺,所以他加上了致良知,知行合一从社会良序上来说,也必须加上致良知。


太阳雨47155173


知行合一,我最喜欢的理念,只是自己尚未做到!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提出知行合一的背景是当时大量的读书人只是坐而论道,这与当今很多人只是一味地懂得很多道理而迟迟不愿行动多么相似!很多人都是如此,包括我自己!!我们都觉得自己知的很多,懂得的道理很多,但是始终不去行动,不愿行动!!!

行就是行动,就是认知之后要把这个认知这个只是执行起来,做到!做到的知方为知,没有做到的知说不上是知!也就是说知道没有做到就是不知道,知道并做到方为知道,方为知行合一!!

这也是王阳明对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一个辩驳,他理解的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的并且研究出它内在的道,那么就会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可以一直格到穷尽的那一天,永远不去行动,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完美主义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也为很多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拖延的借口!

那么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行了才会有结果,才会有成就,而知对行的指导是必须要有的,否则就是盲目的没有思考的行,这个也是不会获得大的成功的!行则是知的结果,行也是对知的实践,行更可以完善知的内容!

知行合一才是认知和实践的最好的方式,也是成功的最快的捷径,绝不可以只是知而不去行,这样将永远不会或者会极难成功!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事知的结果,二者不可分开,分开就会造成盲目的行,或者一位的去知而不去行!


鹏程日志


碰巧以前写过一文,贴这里:

一一一一

在网上逛的时间长了,有时难免手贱,跑去一些自己曾经抑或还在感兴趣的文字下留言。不幸的是,在这个人人都是透明人的时代,你网上的行迹很快就被推送来的相关文字所出卖。好在我从不在网上干扰乱公共秩序的事情,所以就算推送来的文字反映了我在网上活动的痕迹,不过就是让我继续浪费一点时间去读这些看似相关却多半无趣的文字而已。

我这么说,并非存有什么恶意,抑或试图拔高自己,只是对这种推送的“智能”有点“微词”罢了。

曾几何时,王阳明成了这个时代热衷的话题,因而在网上,想不看到王阳明都不可能。于是有一天,我照例地手贱,在一位混迹于某高校的作者讨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文章下评论了几句。随后的几天,我一上网,就会收到推送来讨论阳明学说的文字。我大略看了一下,这些文字90%都会讨论到“知行合一”,99%的作者都犯了王阳明在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时批评论敌“裂知行而二之”的毛病。我于是明白,其实许多文字都只是“作文”,或许有的人竟连《传习录》也没有读过的。若真起阳明于地下,不知道他对这些“膜拜”者拿他当敲门砖是不是很开心?

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了:你都写了400余字了,不也没说出“知行合一”是啥意思么?还真是的,看看上面的这些文字,我惊出一身冷汗:我是不是也犯了“裂知行而二之”的毛病了呢?

但出冷汗却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说明我的羞耻之心尚存,知道当为与不当为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而反省自己是不是犯了割裂知行的毛病,也就是等于“知是行之始”了。既然是“行之始”,当下我要做的就是模仿学院学者写严谨学术论文的笔法,把这个“知行合一”的意思表述如下: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在道德实践中,人对道德法则的觉醒必然伴随着遵从此法则发生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发生也必然遵从了人的内在道德法则的规定。“知行合一”,不是指人先认可某一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而后实行之,而是指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之间具有同一性和无间断性。“合”不是指合知、行而一之,而是指知和行互为彼此的另一种形态。

比照王阳明的说法,我既然付诸践行地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行是知之成”了。但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这种表述,因为它如绕口令一般,不仅不能帮助人更快地理解“知行合一”的含义,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困惑。为此,我不得不继续叠床架屋,用其他解释来解释这里的解释。

举两个对立的例子,也许有助于理解什么是“知行合一”:

一个是贪官。据说当下的反贪已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揪出来的贪官贪腐的力度也是愈来愈惊人。为什么贪官有此前赴后继之动力?借用一句网络熟语,叫做“你懂的”。不过这不是我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我提出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当贪官在动贪腐之念时,他就已经开始贪了。【王阳明:“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二是殉道者。殉道者为了自身的信仰,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同样,殉道者在确立自身的信仰时,就已经开始殉道了。

虽然是对立的例子,两者的思维路径却是相同的,只是一个指向恶,一个指向善,但都是知行一体的。

请注意我上面说的是“有助于理解”,也就意味着我并不肯定这两个例子能让你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含义。因为王阳明在讨论“知行合一”问题时,还有其他一些限制:

第一个限制:“合”不能按字面意义去理解。“知”、“行”之“合一”,不是先把知、行分成两段而后再合而为一,而是言“知”时“行”在其中,言“行”时“知”亦在其中。【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第二个限制:“知”是“良知”,所以它天然地指向善。因此,在阳明“知行合一”的命题里,知作为行的方向,也天然地带来行必定具有道德价值。而贪官为贪腐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虽然在逻辑上也是知行合一,却和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不是一回事。【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第三个限制:知是真知。“真知”的字面意思是真切之知,但在阳明的说法中,更近于一种笃诚的信仰。就像殉道者的殉道一样,殉道是出自本心对道的真诚信仰,并不需要一个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抉择过程(知),而后再决定去殉之(行)。所以,真知必定与践行相伴发生,阳明谓之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含义。实际上,在阳明的学说中,虽说“知行合一”也是其核心思想之一,但他更看重的还是“致良知”。相对于“知行合一”依然难免割裂知行而言,“致良知”更体现了圆融的一面。

阳明揭示“知行合一”说时48岁,正是被放逐于贵阳的时候。他提出这一学说,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针对时弊而发的: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这段话放到今天,依然有其现实的意义。在当下,喊口号式道德教育随处可见,和阳明当时针对的现象如出一辙。借用阳明的说话来说,就是:

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凊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2018.1.28草,1.29完稿,1.30日修改。


了不了斋主人


先确定何为“知”!

“知”,非现代汉语字典所赋予的意义之“知道”。

“知道”有个屁用!

“知”者,即现代治世上“治”也——维护,保护,掩护之意。行,即去来,环绕,围绕——借为执政者个体的作为。

故,首先明确,“知行合一”者,是说得统治者的,非说给百姓大众的。

所以,“知行合一”,指:执政治世者要将保护天下,维护民众百姓利益与自己的所有作为看成是“一”。而不足“二”。即“治”与“行”不能分离,只能相融成“一”。


卜耐夫哲学


“知行合一”的精髓,就是“致良知”,做到“真”。

“知行合一”,不仅要有认识(知),更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核心。

“知行合一”是“去伪存真”。与“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相比,“伪善”不是善。知而不行,读再多的圣贤书也是白读,满口的仁义道德无一点实际的行为,是“伪”。

“知行合一”是所具备的“独立”能力。知易行难,倘若无法实践,无法身体力行,圣贤书不会成为自己的思想,是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内心”,不能够“自己”。“慎独”,不是做给他人看,而是保持“真我”,有“独立”。

“知行合一”是自我身体力行的一个学习锻炼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知行合一,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无法“知行合一”,说明自己并未能做到“知”,需要“察己”,做个“明白人”。并以此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循序渐进。


呵呵说吧


“知行合一”的精髓必须是也只能是”诚信”二字。

知行未能合一,无外乎两种类型,即愚昧无知和别有用心。

愚昧无知的知行未能合一显然是被愚昧了,要怨恨也只能怨恨那些愚昧他人的人,这个在皇💰权社会尤其可恶;真正的因为自己确实是愚昧无知的情形也应该是属于“知行合一”了的,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么多因此也就行动了那么些。

别有用心的知行未能合一则是人类个体的策略能力的展示,其实也无所谓好坏或正确错误的,毕竟善意的谎言也确实能抚慰社会创伤。

万事只要是为了私利而绑架着高大上伟光正才是丑陋的,哪怕一丝一毫私利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时你的伪装(即知行不合一)能力是在被不文明地展示着。。。

😂☕️


Nick8354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理论。

知,理论,行,实践。懂得道理重要,实际运用也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王阳明个人的经历就是知行合一的检验者,年少时他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二十八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挺身勇斗太监刘瑾,遭贬龙场驿丞悟道,肃清四州盗匪,平定南昌叛乱,简直成了大明王朝当时的救火队长,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若不是病逝归途,他在大明朝个人的成绩单会更优秀。

王阳明经历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艰难曲折,龙场万山丛棘,蛊毒瘴疠,当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搭茅棚息身而能心无外物,苦不入心,终在此悟道。那时大多数人把知和行看作两件事,思考在前,行动在后,重思考而轻行动,遇事易偏离正轨,抓不住重点,平定江西南昌宁王朱辰濠的叛乱,是王阳阴心学力量的强大展示。朱辰濠一方土豪,兵强马壮,但在王阳明手里顿时成了提线木偶,叫他往东他往东,叫他往西他往西,等王阳明玩累了,朱辰濠也完蛋了。

理论实践出真知,知与行相辅相成,知与行不可偏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