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烟”霾,飘荡在我们身边的致癌污染物

多人对室外雾霾忧心忡忡,但是对室内二手烟产生的PM2.5甚至更小粒子的烟霾却掉以轻心。雾霾似乎一直都在,室外雾霾防不胜防,室内空气污染亦让不少人黯然神伤。空调、厨房油烟、装修污染,最难以忽视的室内空气污染恐怕就是室内二手烟雾了。

烟草烟霾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内膜的化合物,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健康人的上呼吸道损伤,增加血液粘稠度,伤害血管内膜等严重后果。

二手烟是室内空气PM2.5主要污染源!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包括69种一类致癌物质和172种有害物质,可致肺癌、心脏病及支气管炎和哮喘,二手烟往往是比雾霾更严重的污染源。研究表明,在有人吸烟的室内,来源于二手烟中的微颗粒物约占室内PM2.5总量90%左右。烟尘颗粒的粒径几乎都等于或小于2.5微米,所以一口香烟吸进去的颗粒,近100%都属PM2.5,吐出的烟圈亦如此。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更可怕的“杀手”——三手烟。最早提出“三手烟”概念的,是美国波士顿麻州儿童综合医院的专家们,他们首先发表了三手烟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的论文。

三手烟是由二手烟的残留烟气和颗粒物散落在物体或者灰尘表面形成的,数月后通过清扫、粉刷或者重铺地毯而重新分散到空气中,被人所吸入或从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三手烟”的特点?

1、危害健康、滞留时间长

三手烟包含的重金属、致癌物、辐射元素,可在室内滞留数天至数月,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及皮肤接触等方式,持续产生健康危害。

2、隐匿危害很惊人

与在公共场所吸入的二手烟不同,三手烟会造成隐性的危害。如果不定期进行彻底清理,这些有毒物质能长时间地附着在室内及车内各种物品表面,并生成三手烟的烟毒。

3、防范有难度

研究发现,在吸烟时开窗或开风扇无法完全清除三手烟,烟民到室外吸烟也不足以防范三手烟。

4、知晓意识仍不足

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三手烟的概念很陌生。只是听过三手烟这个词,但是具体的意思就不清楚了。

通常情况下,“二手烟”中形成的致癌物质呈气相,可以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排走,而“三手烟”沾染在室内物体表面的污染则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极易被忽略,并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吸收。


早在2009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就发表了相关论文。论文中称,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曾经有人在里面吸过烟的房间,室内残留的物质会转变为致癌物质。

而2017年1月30日,科学家安托万·斯奈德斯进行了有关三手烟对健康危害的实验。在发布的一项新研究中说,接触三手烟可危害小鼠免疫系统,并导致幼鼠体重减轻。

烟草烟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被深吸入到肺部,其中含有的某些致癌物质通过代谢转化,具有活性,被动吸烟可以导致人体多器官和多系统的损害。研究表明,成人被动吸烟可导致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危险性增加,并可导致肺癌。不仅于此,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随着人们对二手烟危害认识的不断提升,不难发现一些餐馆和公共场所设立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或者人们在室内吸烟的时候也会选择打开窗子。但其实,二手烟是关不住也隔不开的,也就是说,即使设立了非吸烟区或者你家开着窗子,在室内抽烟,只要空气是流通的还是会产生严重的污染。


怎样避免“三手烟”危害?

1、不要在长期生活的室内或者家里吸烟。

2、做有素质的吸烟者,在私人住宅、公共场所、出租公寓、出租汽车、公共交通工具等尽量做到不吸烟。同时做公共场所控烟的宣传者和监督者。

3、父母主动吸烟或者吸二手烟对儿童健康都有潜在危害,吸烟后尽量保持个人卫生,更换衣服,洗头洗澡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三手烟”对家人的危害。

4、经常保持擦拭和清洁室内环境,应该引导儿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不要在吸过烟的环境中长期停留,在公共场合或者室内玩耍以后也要注意勤洗手。

5、为了避免有毒害物质进入人体,最好的办法的就是使用相关空气净化产品把吸烟产生的污染物吸光。